厦门大学应用化学考研经验与备考诀窍
考研政治方面:
对于政治学习,我并无太多窍门可言。由于时间紧迫,我从未完整地通读过考试大纲或教材,只是不断刷题。为了给专业课腾出更多时间,我会利用碎片化的时间来接触政治,比如在专业课背诵疲倦或英语阅读眼花缭乱时,做一些政治选择题作为短暂的休息。尽管如此,我做选择题时仍常犯错误,通常单选会错五六个,多选能对一半已属不易。但我总是以坚韧的心态面对这些问题,将错误视为暴露弱点的机会,总好过考试时才犯错。由于没时间细看大纲,遇到错题,我就根据题目内容查阅大纲,以此深入理解知识点,这样的复习方法更具实效性。总的来说,正确的题目就一带而过,不确定的就查书找答案,错误的则需了解并记忆相关知识点。这个自我检测和补充的过程必须亲自动手,不能过分依赖参考答案,仅对答案是远远不够的。
考研数学方面:
在大学三年级下学期之前的假期,我对待学习的态度变得极为专注。我按部就班地复习每一章,首先重温书中的概念,然后跟随老师的讲解,他常常分享许多实践性的内容,我觉得非常有益。接着,我会去做相应章节的复习全书习题,并在完成后使用同步训练进行检测。在做这些习题时,我细心地标记出每道题的难点:哪些完全无从下手,哪些稍有想法却无法继续,以及哪些是因为计算错误。在后续的二次复习中,我会重点查看前两类题目。此外,在做例题时,我会遮住答案,用专门的习题本一丝不苟地写出解题步骤,然后再与答案对比。遇到困难时,要有耐心,不能轻易看答案,否则下次依然无法独立解决。这个阶段暂时不必做笔记,因为大部分内容可能还不熟悉,但请不要感到恐惧,随着深入学习,情况一定会有所改善。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是多数考研者的棘手难题,许多人在这一关停滞不前。即使专业科目表现出色,如果未达国家线,一切努力都将付诸东流,我自身便是鲜活的教训。因此,我要强烈提醒备考的朋友们,务必重视英语学习,从3月或4月起就要开始积累词汇,每天都得坚持,一天都不能间断,切勿眼高手低。对于历年真题,那是必不可少的资料,至少要刷五遍,彻底理解每一个单词和语句的含义,全面掌握语法知识。要知道,考研词汇往往有超出常规的含义,切忌掉以轻心。对于作文部分,提前准备几个模板是有必要的,涵盖个人特质和社会现象等主题,千万不可依赖不安全的模板,那样只会让你的文章千篇一律,分数难以提升。找一些你钟爱且文采飞扬的句子,能让批阅试卷的老师在众多答卷中眼前一亮。现在的英语作文评分通常有多人复查,即使第一个老师忽视了你的亮点,下一个老师也可能发现。所以,就算写作水平不高,也不要乱写,简单明了的表达往往比分更高。至于翻译长难句,唯有通过日常练习来提升,因为这部分的分数在考试中也占有一席之地,大约两三分左右。总的来说,对待这门学科,一定要谨慎认真!
考研专业课方面:
物理化学的核心在于理解非死记硬背。它涉及热力学、动力学、量子力学等多个领域,理论性强,公式繁多。但是,这些公式并非孤立存在,它们背后都有一套严密的物理原理。深入理解这些原理,真正掌握物理化学。例如,热力学三大定律不仅仅是几个公式,是对能量转换和物质变化的基本规律的阐述。需凭大量的阅读和思考,去体会其背后的哲学意义和科学价值。
解决物理化学问题需逻辑清晰,步骤严谨。在做题过程中,一定要养成先分析题目、确定解题思路的习惯,再进行计算。对复杂的计算题,尝试分步解答,每一步都确保无误再进行下一步。要熟练运用各种图表和状态方程,它们能帮助更直观地理解问题并找到解决方案。
再次,动手实践至关重要。物理化学的实验部分不仅能够亲身体验化学反应的过程,还能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每次实验后,都要认真整理实验报告,反思实验过程中的问题,并尝试从理论上解释观察到的现象。
讨论和交流是提升学习效果的有效方式。找几个志同道合的同学一起复习,互相提问,共同解决问题。这样既能检验自有的理解程度,也能凭他人的视角获得新的启示。
在学习物理化学的过程中,我会定期回顾,不断巩固基础,也会适时预习,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好准备。保持好的心态也很重要,面对困难时要有耐心,遇到挫折时要坚持,自己,这个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