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能源动力硕士考研经验与复习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我起步最晚的是政治复习,主要就是围绕几本权威书籍展开。首先是《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大纲解析》,也就是人们口中的政治红宝书,官方出品,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精心编制,绝对权威,再强调三次,它的重要性显而易见。历年来的实际考题要么直接出自此书,要么与其紧密相关,它的更新变化也是政治考研方向的重要风向标,不可或缺。接下来推荐的是杨杰主编的《冲刺背诵核心考点》,内容与肖老的《知识点精讲精练》相似,但却更为浓缩,且重点内容通过不同的文字格式或阴影突出,条理分明。由于我的备考时间有限,所以我选择了更为精简的《核心考点》。当然,肖老的书也是必不可少的,包括《命题人1000题》及其解析,以及《冲刺8套卷》和《终极预测4套卷》。这些全部都是以实战为导向的习题集,与真实考题高度契合,尤其适合模拟练习。我反复做了两次《1000题》,并在笔记本上自行批改,用红笔修正错误,并多次核对考点来复习错题。对于《8套卷》,我只做了选择题,马原部分的大题则仔细看了一遍及参考答案。至于《4套卷》,我不但完成了选择题,还一字一句地背下了所有的大题。
考研数学方面:
十二月份做各个机构的模考卷练练手,不用过于纠结错误率,因为我个人感觉无论哪个机构的模拟题都跟真题的套路不太一样,所以一周一套,保证不手生就好了。另外,最重要的是看笔记,各类题型的计算方法、易错点、设坑处等,要求滚瓜烂熟,做到一眼看到题目就知道计算方法和坑,这个我是十一月中旬开始看的,在真的考场上很节省时间。基本上数学是跟的李永乐,蛮推荐的。数学复习资料,个人推荐二李的《数学全书》,李永乐的《线性代数》,《660题》,真题就不用多说了。
考研英语方面:
准备考试时,很多人都会购买单词书,选择哪家的并不重要,因为犹豫的工夫你已经可以记住两个单词了。我建议选用绿色封面的随机排序版本,这样看起来不会产生厌倦感。刚开始可能会充满热情,但逐渐可能失去兴趣,这时不妨暂时放下,避免因烦躁而产生抵触情绪。过一段时间后重新拾起,你会更清楚地知道自己记住了哪些,没记住的单词可以写在小本子里,单词与释义之间留些空白,方便日后遮挡释义进行复习。这样一来,厚重的单词书就可以被取代,小巧的笔记本可以随时携带,空闲时随手翻阅,遇到做题时的新词汇也可以添加进去,相似且易混淆的词汇放在一起。即使到了考试前一天,在考场门外,你也无需再做大量阅读,此时可以利用时间回顾单词。最重要的是,不要机械地反复朗读单词及其含义,我曾见过有人这么做,真怀疑这种方法的有效性。关键是看到单词能识别,不必硬背意思,遇到陌生词也不必立刻查询,尝试根据语境推测,毕竟考试中总会碰到许多不认识的单词,我们无法一一熟记。
考研专业课方面:
我想强调的是基础概念的理解。普通物理B主要涉及力学、热学、电磁学和光学等内容,每个部分都有其核心理论。例如,牛顿三定律是力学的基石,掌握它能帮助理解物体运动的基本规律;在热学中,分子动理论和热力学定律则是理解能量转换与守恒的关键。扎实的基础理论是理解和应用物理知识的前提。
重视公式推导和运用。物理中的每一个公式都是对自然现象的数学表述,理解和熟练运用这些公式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比如,在电磁学中,麦克斯韦方程组是描述电场和磁场变化的重要工具,需凭大量的习题练习来熟悉并灵活运用它们。不要忽视物理过程的分析,公式只是工具,理解背后的过程更为重要。
再者,实验和实际应用不可忽视。在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这样的环境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尤为重要。凭实验,直观地看到物理现象,加深对理论的理解,也能锻炼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例如,凭光的干涉和衍射实验,更好地理解波动光学的内容。
定期复习和自我检测也是提高成绩的有效方法。我会定期整理笔记,把学到的知识点系统化,形成自有的知识网络。做模拟试题,凭不断测试来找出自有的弱点,并及时进行弥补。
团队学习和讨论也很关键。在科大,有很多优秀的同学和导师,一起探讨问题,共享资源,这样既能互相激励,又能互补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