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邮电大学新闻传播学考研经验与备考要点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是十月份以后开始的。我看了一遍红宝书,边看边做肖1000。选择题是政治的重点,尤其是多选容易拉开差距。风中劲草核心考点很认真地看了一遍,肖秀荣的时政小册子做了一遍。然后就上真题了,前边看过的总忘。肖秀荣知识点提要就看了看上面的结构图,考点预测陆续背了下,感觉任务量好大,最终只能把肖4认真做了,背了肖4后面的题目。
考研英语方面:
重视词汇的积累,不仅限于常规的记忆,还需懂得在阅读时根据上下文推测生僻词的意思。留到最后两个月专门去准备新题型、翻译和作文是完全可行的。对于新题型和翻译,我个人采取的态度较为随缘。而作文的备考策略首推背诵。事实上,背诵是学好英语最有力的手段。建议购买一本作文书,我自己用的是王若平的《万能作文》之类的小册子。每日熟记一篇大作文和一篇小作文,务必做到倒背如流,如此才能激发语感,掌握词汇和句型的运用。每隔两天动手写一篇,并与参考答案对比修正。同时,平时要注意搜集可用于写作的词汇、短语和框架结构。初次尝试背诵作文可能会感觉困难,但其实英语作文的背诵并不吃力,大的作文仅十几句话,每句十至二十词左右。大声朗读而非默背,通常半小时足以记住一篇,类似于记忆单词的方法。还可以将作文录音放在MP3中,在睡前聆听以巩固记忆。如此坚持一个月,背诵三十篇后,应对考研作文就绰绰有余了。
考研专业课方面:
关于“传播学理论”,这门课程的核心在于理解和应用各种传播模型,如拉斯韦尔的5W模式,香农-韦弗的信息传递模式等。理论部分需深入理解并能灵活运用,因试题往往会设置实际情境你去分析。也要关注各个理论家的观点,如卢因的"冻结"理论,霍夫兰的说服研究等。在学习时,我建议构建一个理论框架图,将各个理论联系起来,形成系统性的认知。
“大众文化与网络传播”这门课更注重对当前社会现象的解读。你需了解并熟悉网络文化的特点,例如社交媒体的影响、网络社区的形成机制、新媒体技术对文化传播方式的改变等。对大众文化的热点问题,如网红经济、粉丝文化、网络舆情等,要有自有的见解。阅读最新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关注业界动态,都是提升这方面知识的好办法。
在复习阶段,我推荐做大量的真题练习,凭模拟考试来检验自己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整理笔记,提炼关键点,这对后期冲刺阶段的记忆有很大帮助。对理解难度较大的内容,尝试用讲解给他人的方式来加深理解,这种方法往往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保持好的学习习惯和心态至关重要。合理安排时间,保证充足的休息,避免过度压力。你自己,坚持到底,你一定能在考试中展现出最好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