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师范大学生物与医药硕士考研经验与心得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对于最终的重要题目,可以依据当年的热点时事预测,也能从各类模拟试卷的大题中提炼,或熟记一些汇总手册(比如启航的、徐涛的小黄书)。我个人没时间去看这些,只背了肖四,但今年的预测相当准确,大部分都命中了,算是一个惊喜。《风中劲草》是一本精简到只包含必备知识点的书,大概11月出版。我用它与大纲搭配学习,前一天下午阅读大纲一章并完成1000题(我总共做了两遍),次日早晨则花费半小时重温《风中劲草》对应章节的知识点,通过反复背诵加强记忆,这种方法效果很好。
考研数学方面:
初期,我侧重于研读李永乐的全套复习资料,并且深入阅读了主修教材超过两遍,确保完成所有课后练习。得益于大学一年级时坚实的数学基础,我在这个阶段进展迅速,完成了张宇的36讲大约一半的内容。实际上,考研辅导书籍需要反复操练,遇到难题不必急于求解,可以暂时搁置,留待后期强化冲刺时再攻克。每日早晨,我会重温前一天的学习内容,回顾未完全理解的问题,深思熟虑,这是提高效率的最佳学习策略。此外,李永乐的经典400题同样被我精做了三次。并且,我还浏览了12年和13年的版本以加深理解。
考研英语方面:
考研单词在手机APP上过了大概2遍,不过我个人更喜欢通过阅读来积累词汇,因为那样对于词汇的语境理解更有帮助,印象也会更为深刻。初期阅读我有尝试做过张剑的150篇,但是由于他的解题思路总是无法说服我,所以我做了几篇之后就放弃了那本书…到了9月最终选定专业后,我就一直是围绕真题复习了,从05-15的真题系统地做过2遍,也对每一篇阅读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在我看来,毕竟真题是最接近最终考题的题目,因此做多少遍看多少遍都是不嫌多的,那才是到时候真正考试时的风格呀~形成一种对于真题风格的独到见解对于做题也是很有帮助的~在12月的时候,我买了本小黄书看了看,就基本是作文的准备全过程了。考研英语应该最惨痛的教训也就在这了…最后我的作文可以说是写得超烂…啃真题的时候也一定要多多练习作文~~不要和我摔倒在同一个地方了~
考研专业课方面:
食品微生物学是一门涉及微生物在食品中的分布、种类、生理活性及其对食品安全和质量影响的学科。掌握基础的微生物知识是关键,包括微生物的基本形态、分类、生长条件以及它们的新陈代谢过程等。这些知识点不仅会在理论部分出现,也会在实验设计和分析中起到决定性作用。
在复习时,我会建议你首先通读教材,了解基本概念和原理。关注微生物的生态角色,比如它们如何影响食品的发酵、腐败及食品中毒事件的发生机制。这部分内容在论述题中常常被考察。
要重视实验部分。食品微生物的实验操作如培养基制备、菌种分离、鉴定技术等都需熟练掌握。理解和记忆各种微生物检测方法,如显微镜观察、生化试验和分子生物学方法,这些都是考试的重要内容。找些实际案例进行模拟,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再者,关注食品安全相关的微生物控制策略,例如巴氏消毒法、热处理、防腐剂的应用等,这些都是实践应用中的重要知识点。也要关注最新的科研动态,比如新型食品防腐技术、微生物组学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等,这些可能会出现在论述题或者开放性问题中。
定期做模拟试题,强化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与同学讨论,互相解答疑惑,这样既能巩固知识,又能锻炼答题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