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科技大学力学考研经验与备考诀窍
考研政治方面:
考研的论述题部分,主要依靠复习肖四就足够了。肖四通常在考试前的一两周发布,因此一旦获取到,应立即着手背诵论述题,务必要反复熟记(请确保购买的是正版)。尽管肖老师的预测未必完全准确,但他的资料涵盖广泛,即便遇到全然陌生的题目,凭借记忆中的素材也能自圆其说。如果想要增加保险系数,可辅以徐涛的论述小黄书(最后20题)。我本人就是结合小黄书来复习的,事实证明,有些肖老师未预测到的题目,在小黄书中有所涉及。如果有充足的时间或目标取得政治高分,多参考这些资料当然有益,但关键是要确保有一套能够倒背如流。此外,马原这门科目由于难以与时事热点紧密结合,所以在依赖押题卷的同时,最好能自行整理并背诵所有原理。我当初主要专注于背诵肖四,直到考试前,已经背了三四遍,同时将马原的原理过了一遍或两遍。
考研数学方面:
我于八月初启动数学复习,首阶段持续至九月中旬,主要工作是重温考研期间的数学笔记及全面复习教材的第一轮。笔记涵盖了课本的基础概念,学习数学必须深入理解课本,确保掌握大纲规定的所有知识点。实际上,考研中的大多数问题都非常基础。在复习全书中,我坚持独立完成每个题目,用卡片遮住答案,无论会做与否都会做标记,以便为后续的二刷做准备。遇到完全无从下手的问题,我会暂时放下,次日再攻克,直到理解解题方法和涉及的概念。进入十月份,开始了全书的第二轮,依然从头至尾过了一遍。第一遍能解答的题目,我仅列出大致步骤,未解出的则详尽重做,大约在十一月上旬告一段落。第三轮,我配合课本梳理知识点,并开始做历年真题,可惜时间紧迫,只来得及做一遍,让我稍感遗憾。之后,我还尝试了合工大的五套题,但个人觉得帮助有限,而且仍有错误。转瞬即逝,考研的日子已近在眼前。建议大家:数学是决定分数的关键科目,务必制定好复习计划,确保每天都能有所进步。
考研英语方面:
写作复习思路:这个要好好说一说。因为我本身的写作水平不咋样,所以我买了一本英语写作的教材,是王江涛写的考研英语满分写作。由于已经多年没有进行过英语写作,这一部分提起笔来委实困难。应对写作,我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背背背。这本书里面提供了大小作文共计六七十篇的范文,我基本上都背了一个遍。其中有些背了两遍(并不是简单的背,而是背完之后默写一遍)。也是在背的过程中,总结了大小作文的写作思路和一些好句好词。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基础概念是至关重要的。材料力学涉及到许多基础概念,如应力、应变、弹性模量等。这些概念是构建整个知识体系的基础,必须深入理解和掌握。例如,要清楚地知道正应力和剪切应力的区别,以及它们如何影响物体的变形。了解线性弹性和非线性弹性的基本原理也是必不可少的。
熟练运用公式和计算技巧。材料力学中有大量的计算题,这就需对各种公式有清晰的记忆,并能灵活应用。比如胡克定律、圣维南原理、欧拉-伯努利梁方程等,这些都是常考的内容。对复杂的计算问题,要善于分析题目,找出解题的关键步骤,不是盲目套用公式。
再者,实验和实例分析同样重要。理论学习之余,尝试理解和解析实际工程中的例子,加深你对材料力学的理解。例如,研究桥梁的受力分析,或者金属材料在不同压力下的形变等,都能帮助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
解决问题的能力是考研中的一大考察点。在复习过程中,我会做一些历年的真题和模拟题,以此来提高我的解题速度和准确性。遇到难题不要害怕,试着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多问为什么,这样不仅能提升思维能力,也能你在考试中更有信心。
定期回顾和总结是保持知识新鲜度的好方法。我建议每周至少抽出一天时间,回顾本周学过的内容,整理笔记,将零散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自有的知识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