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大学资源与环境硕士考研经验与备考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设立一本专门针对政治选择题的纠错手册在备考过程中十分有益,我甚至会在午餐后利用站立的时间反复查阅。我认为政治考试并不特别难,只要适度复习,通过分数线是完全可以的。没有必要提前太多启动复习计划,大四上学期,即9月或10月开始就绰绰有余了。关键在于掌握大纲,我购买了大纲解析并阅读了三次,同时配以一套1600题,同样也做了三遍。我没有看历年真题,因为我觉得对于政治而言,鉴于每年的大纲变化,购买真题并不必需,若要参考,选择题部分就足够了。关于《形势与政策》的书籍,任何一本都大致相似,随意挑选即可。接近考试时,我选择了肖秀荣的《最后四套卷》,并将所有题目都熟记于心,通常每年都会有几道题能被准确预测到。
考研数学方面:
十一月中旬到初试前,暑假后开始刷真题,我觉得没必要做30年的真题,近15年就足够了,我用的是李王版的真题权威解析,前边是试卷形式,后边是分章节总结历年真题,我觉得很棒。我的建议是先成套的做,掐时间完全模拟考试,每做完一套算出分数,整理错题,再做下一套。坚持十几天做完所有真题,你必定有大收获再分章节做一遍,查缺补漏,把错题标出来,第三遍可只做标出的错题,彻底不留死角。
考研英语方面:
针对考研所需的5500个词汇量,估计有不少人会有4000至4500个不熟悉的单词,这应该是普遍现象。之后,在日常的闲暇时段,不妨购置一些硬质的白色卡片,以七天作为一个周期,每天都依照第一步整理出的随机顺序,将那些陌生词汇抄写在卡片上,每张卡片约容纳二十个,虽然看似费时,实则大有裨益。至于新题型,这是雅思考试中长期存在的部分,你可以购买一本雅思试题集来进行模拟练习。我个人认为,小标题应概述段落的主要内容。选择正确的小标题,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首先,查看开头一两句,是否出现与候选标题相似的关键词或短语,如果有,就将其作为重点进一步分析;其次,快速浏览整个段落,注意是否有某个词或话题被多次提及,如果发现,检查标题中是否包含,同样列为重要参考;最后,如果上述两点都无法确定,回归段落的起始和结尾句,看看小标题中是否存在这两句话中的关键概念的同义替换,那很可能就是正确答案了。
考研专业课方面:
动力地质学原理是一门深入探讨地壳运动规律及其对地质环境和资源影响的学科。它涉及的内容广泛,包括板块构造理论、地壳变形、地震、火山活动等。在复习这门课时,首先要理解并掌握基础的地质概念,如板块边界类型、地壳的层次结构以及地壳变形的基本方式——剪切、弯曲和伸展。
板块构造理论是动力地质学的基础,需深入了解各大板块的分布、运动方向以及相互作用机制,尤其是理解汇聚、离散和转换三大类型的板块边界。要关注热点、岛弧、海沟等地形特征的形成原因及其地质意义。
地壳变形部分,重点关注应变率、应变椭球体、滑移面等概念,理解它们如何反映地壳的应力状态和变形过程。对地震学,要能解释地震波的种类、传播特性以及地震成因模型,还要熟悉震级和烈度的区别。
在学习过程中,实验和案例分析是非常重要的辅助工具。凭模拟实验直观感受地质现象,分析实际地震事件或地质构造加深理论理解。利用地质图、遥感图像进行解读和分析,也是提高理解和应用能力的有效途径。
除了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同样重要。学会使用地质锤、罗盘等基本野外工具,进行实地考察,观察岩石结构和地貌特征,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是提升专业素养的关键步骤。
持续的自我评估和复习是巩固知识的有效手段。定期做题、讨论和回顾课堂内容,帮助发现不足,及时调整学习策略。保持对地质新闻的关注,了解最新的科研进展,使学习更具时代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