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财经大学国防经济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导
考研政治方面:
关于政治学习,我个人推崇肖秀荣教授的教材,他的书籍以精炼且实用著称。毕竟,肖教授曾是命题组的一员,他对考研政治试题的分析总是公正而深刻。因此,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信赖他,起初仅购买了《知识点精讲》和《1000题》。随着学习深入,为了掌握真题的解答技巧,我又添购了《真题解析》。随着时间推移,涉及时事政治、背诵关键点以及模拟试题等,我几乎收集了肖教授的所有辅导材料。遵循他的教学方法,我发现应对政治试题的方向感很明确。再者,那最后四套题的高命中率更是令人惊叹。
考研数学方面:
从五月初到八月底,我大约用了三个月的时间,每次读完一章,都会亲自去证明其中的所有定理,独立完成笔记,不解开答案自我解答例题,并且在完成课后习题后核对答案。对于那些未能解答、记忆模糊或不熟练的题目,我会用特定的记号标注出来,以便后续的复习。这样的过程大致足以巩固基础知识。由于觉得现在做模拟试卷还太早,我又重新研读了18讲、线性代数辅导书以及概率论的9讲,并再次回顾了历年真题,尤其是那些上次未解出的题目,我给予了特别的关注。然而,有些难题即使这次重做,我还是无法解决,所以我将它们作为重点来攻克。
考研英语方面:
从现在起到暑假开始的这段时间,英语所要做的就是背单词做阅读模拟题。阅读模拟训练我一共买了四本书,都做完了。哪本都不容易,每篇错两到三个都很正常,也不要过于气馁;当然我没有自暴自弃,而是认真总结,最后得出的结论是词汇没过关,后来就有了那个15遍。在7月份暑假开始的时候,单次能够记到3遍,阅读模拟题做完一本就很好了。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经济学的学习,理解和记忆是并重的。经济学涵盖了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两大块,这两部分的内容既独立又相互关联。宏观经济学主要研究整体经济行为和现象,如GDP、失业率、通货膨胀等;微观经济学则关注个体决策,如消费者行为、企业生产等。理解这两个领域的基本原理和模型至关重要,例如供求理论、IS-LM模型、AD-AS模型等。
要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结合。经济学是一门应用科学,很多理论都用来解释现实世界的经济问题。比如,当你看到新闻报道油价上涨时,尝试用供需理论去分析原因。这种实践性的思考不仅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也能提高分析能力。
再者,做题是提升解题技巧的关键。无论是选题、计算题还是论述题,都需大量的练习来熟悉题型和答题策略。特别是计算题,一定要熟练掌握各种公式和模型的应用,因这是经济学科目的一个重要考核点。论述题则需你能够清晰地阐述经济学观点,并能用实例或数据支持论点。
阅读英文原版教材和论文也是提升经济学素养的重要途径。这不仅帮助你了解最新的研究成果,也提高专业英语水平,这对未来的学术研究尤其重要。
定期复习和整理笔记是非常有效的学习方式。你按自有的理解重新组织知识点,形成个人化的知识体系。这种方法既能巩固记忆,也有助于发现知识盲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