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大学会计学考研经验与复习诀窍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 简单说下自己复习的情况吧。9~10月看大纲解析,刷1000题。 政治我是九月份开始的,也就是大纲出来之后。这阶段主要就是看大纲和做1000题了,基本就看完一章写一章的题,前面可能慢些,到后面近代史和思修就很快了。因为我花在政治上的时间太少了,而且我是一看政治就会打瞌睡的,所以一直到10月底我才完成这些。有很多前辈说大纲和1000题要刷很多遍,但我效率太低了,都只草草过了一遍,你萌不要学我~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定义的理解,扩展的思维,扎实的计算,这三样都不能缺少,缺少一样就不能够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快速解题。幸运的是身为理科生,这方面还是具有优势的,相信网上已经有很多有关《李永乐全书》的介绍和推荐了,我用的也基本是他的书,不过不同的是,我有自己专门的小册子,包含相似的知识点,容易错误的地方,平日里对一些相关知识的感悟等等。建议有时间的人这么去做,如果时间不够就没必要了——《全书》拿下4遍保证无压力。
考研英语方面:
针对考研英语,我认为核心是把握文章的脉络。即使阅读时没有遇到生词,或大致理解了内容,但仍无法正确解答问题,这是我在备考期间深刻体验到的。不少同学反馈,一旦频繁练习考研真题,再去做模拟题就会频繁出错。如果将考研英语与英语六级做个对比(想必许多考研英语导师都强调过两者的差异),我觉得考研英语更注重对整体文章含义的洞察,而英语六级则更偏向于测试对具体细节的把握。理解文章,意味着我们需要跟随作者的思维路径,预测接下来的内容;关注细节,则只需我们理解文章的基本信息。考研英语的重点在于理解和思路的把握,而英语六级的难点可能就在于那些难以驾驭的复杂词汇。因此,我总共四次重复研习真题,每次都精细阅读,直到我对文章中的每个单词都了如指掌。完成真题后,我接着做了张剑的150篇(提升部分),每天坚持做4篇,隔天再进行深入分析。这样做的目标主要是锻炼自己解读陌生文章的能力,减少面对新文章时的不安感。由于真题我已经做过多次,再次接触时几乎能记住所有答案,文章也十分熟悉。唯有保持每日一定的阅读量,才能确保在考试时面对未读过的文章也能迅速平复心情,专注答题。
考研专业课方面:
会计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它涉及到财务报告、成本计算、财务管理等多个领域。基础理论部分,如会计基本假设、会计原则、账户分类等,是理解会计运作的基础,必须牢牢掌握。这些内容的理解需凭阅读教材和做相关练习来巩固,理解其背后的逻辑和意义更为重要。
对财务报表的分析和解读,这是会计学中的核心技能。你需熟练掌握如何编制和解析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理解各个项目的含义和相互关系,并能从中提取关键信息进行决策。这部分的学习凭实际案例分析来进行,多接触真实的公司财务报告,模拟分析,提高实战能力。
再者,成本管理和财务管理也是考试的重点。理解并掌握各种成本计算方法,如变动成本法、完全成本法,以及资本预算、风险评估等财务管理工具,能够帮助你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更有针对性。这部分内容较为复杂,需花费更多时间和精力去深入研究和理解。
会计法规和职业道德也不能忽视。了解和熟悉相关的会计准则,如中国会计准则或国际会计准则,以及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规范,不仅是考试的要求,更是未来职业生涯中必须遵守的原则。
至于学习方法,我认为首先是系统性学习,按照教材的结构,逐章逐节地理解和记忆。其次是做题强化,大量的习题练习帮助你更好地理解知识点,并提升解题速度。再次,定期复习,防止遗忘。小组讨论或者找导师指导也是非常有效的学习方式,你从不同角度理解问题,发现自有的盲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