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大学矿产普查与勘探考研经验与复习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复习,一开始很是摸不着头脑,慢慢才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所以,如果一时找不到适合自己的方法,也不要着急。没有什么工作是真正无用的,无用是有用的铺垫,即便是走了弯路,也是帮你排除了不可能的方法,寻找其他方法。首先是时间问题,我建议大家政治复习时间不要太早,迟早都会忘掉的。当然也不能太晚,完全挤到专业课一块儿的话会有很大的心理压力。每天抽出固定的时间来复习,前期看书,中期练客观题,后期背主观题是我个人的节奏。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在学习中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分数差距显著。许多人强调多研读教科书,但我认为理解并掌握定理和例题就足够了,无需深究定理的证明过程,那既耗时又可能偏离考试重点。需要完整地做两遍复习资料,初次尝试时即使感到许多题目不会解答也是正常的,不必担忧,这是初学者的普遍现象。应依据过去三到四年的真题模式来练习。真题同样需完成两遍,尤其是近几年的试题,更值得深入探究。我建议大家先浏览一遍教材,遇到困难尽量寻求解答。巩固基础知识至关重要!
考研英语方面:
其实考研英语不专门考语法知识,我们只需要了解基本的语法规则就好了,不必去深挖。我建议的复习书是:《于慧真题100篇》(英语一),共三本,光明日报出版社,张剑考研英语黄皮书中送的考研英语词汇,很小的一本。冲刺前英语一定要保持每天2小时,不要太多更别少了,多的话主要是忽视了专业课等的积累,因为英语提分比较慢,但是坚持非常重要,单词、阅读、作文,都是积累下来的。
考研专业课方面:
“普通地质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它涵盖了地球的形成、结构、物质组成以及地质过程等方面的知识。对这门课的理解,我认为首先要对地球有一个整体的认识。你需了解地球的四个主要层次——地壳、地幔、外核和内核,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特别要关注的是地壳的构造,如板块理论,这是地质学的基础,也是许多问题的核心。
岩石学是地质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理解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的形成过程、分类及特征至关重要。例如,你凭记忆典型的矿物组合和结构来识别不同的岩石类型。化石的研究也常常与沉积岩相关,这对矿产资源的探测和环境变迁的研究有重要意义。
再者,地质时间的概念和地质年代学是另一个难点。需掌握地质年代表,了解各个时期的代表性生物和地质事件,比如恐龙灭绝的时间等。理解放射性同位素测年的原理,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解释地质历史。
地貌学和地质灾害也是考试的重点。地形的形成、风化侵蚀、河流作用、海岸变迁等内容需理解并能应用。对地质灾害,如地震、滑坡、泥石流等的发生机制、预警和防治措施也需有所了解。
在学习方法上,我建议结合教科书和课外资料进行深度阅读,尤其是那些经典的地质图和剖面图,增强空间感和理解力。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尽可能参加实地考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制作学习卡片,定期复习,也是巩固知识的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