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人类学考研经验与复习注意事项
考研政治方面:
我基础时期很重要,要多思考不要着急看答案,及时跟不上进度也不要单纯为了跟上而看的不仔细。把1000题做一遍,一定要认认真真的做,买一个好点的笔记本把每一道题都认认真真的做一遍,同时用笔标注出不会做的题。自己要认真做1000题,第一遍一定要仔细认真,虽然第一遍会浪费很多时间,但你以后看会越来越快,越来越轻松。但如果第一遍就是草草看的话,以后会越来越累,实际上是更浪费时间的。
考研英语方面:
单词我英语是从大三下学期开始的,那时决定要考研后,就买了本单词书—红宝书,因为大三下学期还有课,就一边上课一边看。第一遍很痛苦啊,发现大部分都不认识,而且记不住,最后还是硬着头皮看了。第一遍感觉和没看一样啊,个人觉得吧,单词要至少看10遍吧,反正整个考研复习中,学累的时候,就看看单词当做放松了。而且以后会看的越来越快,到后期我可以5天看一遍单词书。现在发现有些人在记单词时,喜欢抄写汉语意思,我个人觉得这个没必要吧。这样有点浪费时间,虽然有个翻译,但是其他的都是阅读,你只要大体读懂就行,而且有些单词是可以根据语境推出来的。阅读;那时也买了本阅读书,星火的阅读100篇,每天做一两篇吧。到后来发现那个阅读和真题有很大差距,因此我觉得的复习还是要以真题为主,什么100篇,200篇的看看就行,看一下文章结构,不用太在意对错。真题;考研英语复习最重要的资料就是真题,这一点也不假。我买的是世纪高教社张剑的黄皮书,做了三遍吧。作文;作文我用的王江涛的高分作文30篇,作文主要是结构和句子。可以背诵一些范文。我就是把上面的30篇范文都背了一遍。然后自己要写几篇,可以总结出一个比较通用的框架,然后让人给润色了一下,这样考场上直接套用就行了。
考研专业课方面:
社会文化人类学理论是理解人类行为和社会结构的基础。这门课的核心在于对不同理论流派的理解和批判性思考。你需熟悉马林诺夫斯基的功能主义、列维-斯特劳斯的结构主义、格尔茨的文化解释学等主要理论框架,并能分析它们在具体案例中的应用。对后现代主义、女性主义人类学等新兴理论视角也不能忽视。我的建议是,不要死记硬背,是凭阅读原著和论文,尝试理解每个理论背后的历史背景和思想脉络,再结合实际案例进行深入讨论。
社会文化人类学方法是实践性的学科,它强调田野工作和参与观察。你需掌握如何设计研究问题、选取田野点、进行深度访谈、记录和解析数据等技能。在备考过程中,阅读一些经典的田野研究报告,如米德的“萨摩亚人的成年礼”或格尔茨的“巴厘岛的剧场国家”,理解他们如何运用方法揭示文化现象。模拟设计自有的田野研究项目也是提升能力的有效方式。
学习这两门科目,我认为关键在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理论是工具,帮助解读世界;方法则是实现这一解读的过程。在理解理论的,要尝试将其应用于实际情境中,凭实践加深理解。保持对新知识的好奇心和批判性思维,这是学术研究的灵魂。
持续阅读和写作是必不可少的。阅读帮助你拓宽视野,理解多元观点;写作则能帮助你整理思路,清晰表达。我常常利用碎片时间阅读相关文献,每周至少写一篇关于所学内容的心得体会,这对提高理解和表达能力非常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