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工业工程考研经验与备考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身为理科背景的学生,我对政治感到陌生,生怕它成为我考研的短板,因此早早地就开始了政治的学习。我选择了肖秀荣的教材,因为他的资料在实际考试反馈中表现出较高的权威性和准确性,尤其在预测考题和掌握考试风格方面。在此过程中,我积累了一些心得想要与大家分享。实际上,政治备考并不需要过早启动,十月之后开始复习也完全足够。毕竟,最后的政治考试多以当前时事为背景,结合政治理论进行考查。因此,后期复习至关重要且效率极高。我一直遵循肖秀荣的步伐前进。大纲发布后,《风中劲草》(或者其他的类似资料,你可以自行选择)也上市了。做完几轮的1000题后,阅读这本书就会变得流畅许多。不必一字一句死记硬背,重点内容稍微记忆一下,看过一两遍后,接着整理出关键知识点存入Word文档。
考研数学方面:
复习数学首先一个最重要的要求就是一定要对自己在这一个月内或两个月内该复习什么有一个明确的规划。事实上,不论是复习英语还是专业课都应该这样做,把自己近期内该复习哪些知识提前做一个规划,然后就要按照这个计划去施行。我在复习的时候就是这样一步步来的,制定好了计划后我就会很努力的把它完成,时间不够的话就挤时间,比如可以适当减少吃饭和休息的时间等。下面来介绍一下我复习数学的大致过程。在正式复习之前,我首先把12年的真题做了一遍,我因为大一时数学学的还行,好多内容都还记得,实在不记得的就查阅一下课本,再加上12年的试卷本身就不算太难,所以做完了真题之后感觉还好。我这样做不仅让我对考研数学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更重要的是它给了我信心,让我觉得只要我肯认真复习,只要我能够对数学课本有一个透彻了解,考高分对我来说也许就不会是一个梦了。于是我就开始给自己制定了短期内的复习计划。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的基石在于词汇,其重要性众人皆知。去年我借助红宝书和扇贝单词来学习,坚持每天都复习记忆。早晨7点钟我会在自习室用半小时专心致志地背单词。同时,每日一句的学习我也未曾间断,深感裨益匪浅,直至考研前夕都持续跟进。何凯文的考研英语同源外刊也是我每天必读的内容,既增加了词汇量,也为阅读理解积累了材料。每日阅读训练必不可少,我发现边阅读边记词效率颇高。初期,我选择老蒋阅读80篇作为起点,每篇文章至少精读三次,力求彻底理解并累积解题技巧。暑假起,我开始接触历年真题,同样重视实践经验和积累。后期,我会定时进行真题模拟,按照真实的考研时间在下午完成,并且逐字逐句精读,反复研究以求熟练掌握。至于翻译和写作,也需要专项训练,我选用王江涛的写作书籍来提升这方面的能力。总而言之,英语的学习需要日复一日的积累,平日里必须重视不断积淀。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运筹学的基础概念至关重要。运筹学是一门应用数学学科,它利用统计学、线性代数、微积分等工具来解决实际问题,特别是在决策制定中。你需深入理解如线性规划、动态规划、网络流、整数规划、随机规划等基本模型和算法。这些理论虽然抽象,但它们是运筹学的基石,必须牢牢掌握。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理论知识的学习需凭大量的习题来巩固。你参考经典的教材,比如《运筹学》(胡运权版)或者《管理运筹学》(钱颂迪版),它们都有丰富的例题和习题。做题时不仅要追求答案正确,更要理解解题思路,分析为什么这样解,能否有其他解法,这对提高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非常有帮助。
再者,编程能力在运筹学学习中也占有重要地位。学习如何使用运算优化软件,如Lindo、GAMS或Python的PuLP库进行求解,帮助你更高效地处理复杂的优化问题。掌握一种编程语言,如Python或MATLAB,能你更好地实现和验证运筹学模型。
参与讨论和团队合作也是提升运筹学水平的有效方式。参加相关论坛,与其他考生交流学习心得,甚至组队解决难题。这样的互动不仅能拓宽视野,也能锻炼沟通协作能力。
关注实际应用是提升运筹学理解的关键。尝试将所学应用于实际案例,如生产调度、物流优化、项目管理等问题,这会使学习更具针对性,也能增强实战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