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大学教育学考研经验与备考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我看政治的时间并不多,开始看政治的时间是十月初左右,开始就是把所谓的课本,也就是红宝书大体看了一遍,中间穿插着上课,老师讲课真的不错,感觉上完课再看书轻松了很多,对于思修和法律基础那个就是纯粹背诵的内容了,不容多说没有啥技巧可言了,我也对这一块儿没有重点关注。然后就是考前出的肖秀荣最后四套题中的大题一定要认真背诵,很关键!!强烈推荐大家购买。对于形势与政策的时事题目,我也没有花费太多时间背诵,也就是大体浏览了一下而已。
考研英语方面:
我认为记单词就像是与它们建立熟悉感。这是一项持续不断的练习,让每个单词逐渐变得面熟。我会在空闲时间里进行这项工作,每天处理500个单词,初期可能进展较慢,但随着时间推移速度自然提升。经过三四轮的重复,即使不看单词,我脑海中也能浮现出相关图像,并理解其大概含义。就这样,我利用课余时间坚持了三个月,每天投入一个多小时。到了后期,我不再频繁查阅单词,而是主要通过做真题时碰到的新词来强化记忆,尤其是那些可能会用到的词汇。自1997年起的真题,我反反复复地做,已经记不清做了多少次,但要确保留下一些用于最后一个月的模拟考试。有些人倾向于通过翻译阅读来复习,但我尝试了一天之后便觉得效率低下,这纯粹是个人喜好问题。
考研专业课方面:
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涵盖了教育学原理、中外教育史、教育心理学以及教育法规等多个领域,全面理解和掌握各部分的基础知识至关重要。在教育学原理部分,理解教育的本质、功能、目的及其发展规律是基础,要关注教育改革的前沿动态。对中外教育史,需梳理各个时期的主要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理解其演变过程和影响因素。教育心理学则侧重于学生心理发展和教学心理,要深入理解学习理论,如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等,并能应用到实际教学中。对教育法规的学习,不仅要知道我国的教育法律体系,还要了解具体的教育政策和规定。
学习方法上,我认为“精读”与“泛读”并重。精读教材,深入理解每个知识点,广泛阅读相关文献和研究,拓宽视野,增强批判性思维。做笔记是巩固记忆的好方法,将复杂的内容简化为自有的语言,形成个人的知识框架。定期复习也非常重要,尤其是对那些易混淆的概念,凭反复练习和比较,加深印象。
案例分析是提升理解和应用能力的有效手段。选一些典型的教育案例,运用所学理论进行分析,这不仅能检验理论知识,也能训练你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参与讨论或小组学习,听到不同的观点,激发思考,深化理解。
在准备过程中,我还发现模拟试题和历年真题的价值不容忽视。它们帮助熟悉考试格式,检测学习效果,找出知识盲点。每次做完一套题,都要认真分析错误,查漏补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