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大学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考研经验与备考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今年新大纲变动较大,后来发现也是换汤不换药。前期主要看选择题,后期有什么蒋中挺的冲刺考点必背的,记一记选择题差不多了。大题前期完全不用看,最后一个星期把肖秀荣四套卷背完就行,不用一字不落背过。我自己的方法是按着那些大题的点,拆开成一条一条的,看肖秀荣是怎么答题的,踩点写,四套卷子总结下来,肯定没问题了,另外,政治绝对不要希望压中题!近些年反押题趋势很明显,押题反被押题坑啊!前期基础还是很重要的,把那些套话都记住了,考试时不管什么题目,都能答下来!一般情况下,选择题分数,乘以2,比较接近最后分数。政治最重要的就是做好多选题,一个2分,排除明显错误的,剩下的差不多就是正确选项(马原除外)。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词汇在考试中占据关键地位,推荐每日积累词汇,我从去年三月底开始复习,而英语学习是我整个备考阶段未曾间断的部分。初期,我的主要精力集中在记忆单词上;到了中期,由于实习的原因,我在暑期的学习进度几乎陷入停滞;进入后期,直至十月我才开始接触真题,此时时间已经相当紧迫。我大约只完成了十套左右的真题练习,并且仅进行了一轮。然而,对于每一套真题中的每一篇文章、每一句话甚至每个单词,我都仔细地进行了翻译。我也推荐各位尝试这种方法来提升英语水平,我个人觉得这样做颇有成效。全文翻译的最大挑战可能是在起始阶段,可能会感到困惑,不清楚自己在翻译什么,但只要持之以恒,一段时间后就能明显感受到自身的进步。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外国语言文学基础”,这门课程涵盖了语言学的基本理论、文学的主要流派以及重要作品分析等。我建议首先要扎实掌握语言学的基础知识,如音系学、词汇语义学、句法学等,理解并能应用这些理论去解析语言现象。广泛阅读各类文学作品,特别是经典名著,理解和欣赏其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做笔记,记录重要的观点和例子,这对后期的复习非常有帮助。定期进行论述性写作练习,提升分析和评论的能力,因这部分在考试中常以论文形式出现。
,谈到“作文与翻译”,这是实践性和技巧性极强的一门课。作文不仅考察语言功底,更看重的是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我通常会保持每天写作的习惯,无论是短篇小论还是诗歌散文,都能锻炼文字表达能力。多读优秀文章,学习别人的写作技巧和思维方式。至于翻译,关键是理解和转换。理解和源语言的文化背景,准确把握句子含义;转换则需灵活运用语法和词汇,使译文既忠实原文又符合目标语言的规范。我经常进行英汉互译练习,并对比参考译文,不断修正自有的不足。
我想强调一点,虽然这两门课各有侧重点,但它们都是相互关联的。语言学的理解帮助更好地创作和翻译,丰富的文学素养和优秀的写作技能也能深化对语言结构和文化的理解。交叉学习,融会贯通,是我在备考期间一直坚持的原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