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材料与化工硕士考研经验与复习要点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我是在10月1号准时开始复习的,政治红宝书先看了一遍,题没做。看完一遍后,拿1000题开始做,做完一节对答案,不对的做个记号(注明一下:肖秀荣的1000题答案就在题目下端,有利有弊,我建议在做第一遍时拿一个纸片挡着,错的好好看看注解。最终冲刺时已经没有时间每道题都研究了,只能靠印象了)。到了12月份我发现又忘的差不多了,我又看了一遍红宝书,复习了一遍1000题,就基本到12月份了。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出题是一年比一年难了,总体而言复试时还是对自己要求高一点,多做些难题,对考试心态有好处。7月开始做李永乐全书,两个月看完复习全书。九月份做660,每天做高数10选择+10题填空+代数10选择+10代数,订正,就这些,算二轮复习吧。之后就是每周2-4套卷子配合张宇一千题,随着张宇8套张宇4套,李永乐8套相继出来,就到考试时时间了。效果还好,投入时间较多。
考研英语方面:
我的暑期主要任务是记忆词汇,不断重复巩固。我会练习2005年之前的历年真题,每隔一两天,我还会背诵一篇大作文,我个人非常建议早早开始准备作文。今年的考题似乎有些熟悉,你们有没有注意到?毕竟,考试主题就那么几个。背诵往年的真题范文,记住其中的一些表达方式和例子,真的非常实用。再者,做题时要有选择,我对完形填空控制在五分钟内完成,尽管分数不算顶尖,但把时间集中在阅读和作文上让我感到更安心。这只是我个人的经验分享,仅供参考。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基础理论是关键。材料化学涉及的内容广泛,从原子分子层面的结构到宏观的材料性质,都需扎实的基础知识。量子力学、热力学、动力学等基本原理是解读材料特性的基石,必须深入理解并能灵活应用。例如,热力学第一定律帮助理解能量转化,动力学则指导预测反应速率和条件。这些理论需凭大量的阅读和练习来巩固。
实验技能不可忽视。材料化学是一门实践性强的学科,实验操作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熟悉各种仪器设备的使用,掌握样品制备、表征技术如XRD、SEM、TEM等,是理解材料性质、推动创新的重要手段。我建议尽可能多地参与实验室工作,亲手操作,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经验。
再者,关注前沿研究。材料科学日新月异,新材料的研发和旧材料的新应用不断涌现。定期阅读专业期刊,了解最新科研动态,有助于拓宽视野,激发创新思维。这也有助于你在论述题中展现出深度和广度。
重视问题解决能力的训练。材料化学的问题往往涉及到多因素交织,需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解题时,先明确问题的关键点,有条理地组织思路,用清晰的语言表达出来。做题不仅仅是验证知识,更是锻炼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备考过程中,我也遇到了很多困难,但我坚持每天定时复习,定期做模拟试题,遇到不懂的地方积极寻求解答。保持好的心态,自有的努力会有回报,这是我认为非常重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