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工业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考研经验与心得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的胜负在于选对选项,因此精确掌握知识点至关重要。八九月启动复习就足够,无需提前太多。大题的记忆可以在十一二月进行,接近尾声时自我归纳整理,列出答题的关键点,有助于理清思绪。关于政治考试的时间管理,我参考了任汝芬的四套试题,他建议将时间均分为选择题和问答题。选择题凭直觉,犹豫不决无济于事,可能还比不上随机选择。通常情况下,最好坚持最初的判断,这是多数考生的经验教训。问答题占50分,若肖秀荣的预测准确,他会出很多需要大量书写的题目;如果没有完全命中,你需要迅速找到相关知识点,并且自行构造论述,这时时间就是关键。
考研数学方面:
在过去的十五天里,我与数学的接触并不多,不过当然也需要保持手感。毕竟数学这门科目,一旦搁置就容易生疏。这段时间内,我重温了复习全书中的错题,并快速回顾了一次真题(结合个人整理的题型)。此外,我还购买了《最后冲刺超越135》,但由于时间紧迫,只完成了考前预测的部分。考试前一天晚上,我还是坚持做了数学练习,因为我明白政治和英语的目标仅仅是达标,要在分数上拉大差距很困难,所以我把重点放在了数学和专业课程上。
考研英语方面:
每个人都有独特的英语学习策略,对我而言,我并不热衷于机械地背诵词汇,特别是用枯燥的单词书来记忆。然而,词汇的重要性不容忽视。我倾向于在阅读中掌握它们,每次完成一篇阅读理解,我都会尽力去理解全文的大意。通过大量的阅读,你会发现某些词汇频繁出现。其次,关于英语写作,我不推荐过早地专门准备。平时可以积累一些实用的句子。如果你缺乏持久的毅力,那么一个小技巧是在考研前一周,提前构思并编写一篇通用性的作文,确保它能够适应各种主题,只需在考试时将关键词插入,并进行适当的调整以保证句子通顺。这种方法效率颇高。
考研专业课方面:
化工原理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涵盖了流体力学、热力学、传质与分离过程等多个领域。理解并掌握基础概念至关重要。比如流体静压强、动压强、牛顿黏性定律等,这些都是后续深入学习的基础。要深入理解并能灵活运用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这对理解和分析化工过程的能量转化非常关键。
在传质与分离过程中,了解并熟练掌握扩散、对流传质、蒸馏、吸收、精馏、萃取等基本原理和计算方法是非常重要的。这部分内容不仅理论性强,计算量大,需凭大量的习题练习来提升。
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不容忽视。化工原理的学习不能只停留在理论上,还需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例如,研究不同工况下的设备选型、操作条件优化等问题,这不仅能帮助深化理论理解,也能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再者,对复杂的问题,学会利用简化模型和近似方法来求解也是必要的。例如,在处理非理想溶液的蒸馏问题时,采用Wilson方程或NRTL方程等经验关联式,这些工具在处理复杂系统时十分实用。
团队合作和交流同样重要。在学习过程中,与同学讨论问题,互相解答疑惑,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也有助于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