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电子信息硕士考研经验与复习知识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对于跨考的同学们来说,特别是理工跨文科的同学,请务必记住:一定不要轻视政治,千万千万。政治不要准备太早,9月10月开始足够,政治内容多而且知识点细,自己复习容易头晕眼花的什么都记不住,不如找个老师带着学习,思路清晰一些。政治提早准备,把大纲多过几遍,把模拟题多刷几套,把预测卷多背几套,甚至多练练字,对你们来说都是必要的。不要把别人的准备方法直接移植到自己身上,先问问自己:我和他们的情况一样吗?目标一样吗?要求一样吗?如果不一样,那你宁愿用最笨的办法,花最多的时间,来做到踏踏实实,万无一失,不要让这块短板,成为了你梦想道路上的拦路虎。
考研数学方面:
我本科学的是数学,但成绩并不理想,起初学习时感到非常困惑...在上半学期,我投入大量时间去补习数学,力求在暑假前完成一轮复习。初次研读进度缓慢,同时完成了全程教材和张宇的十八讲、九讲九讲。由于理解能力有限,我只能通过海量练习来提升。暑假期间进行了第二次复习,基于前期的基础,加上针对性训练和深化理解,我的进步明显加快。
九月和十月,我专心致志地完成了张宇的1000题。一开始就全力以赴,这样后期就不会落后。十一月开始,我一边背诵文科知识,一边进行真题训练。对于张宇的02年前真题,我会一口气尽量多做几套。进入十一月中旬,我坚持每天一套剩余的真题,并在晚上额外做一套市场上的模拟题。到了十二月初,我已经完成了真题的第二轮,同时也做了很多模拟题,每次遇到错误都会标记出来。十二月,我主要专注于解决错题...
最终,数学考试还算顺利,全靠大量的练习!所以,多做题真的很重要!
考研英语方面:
从四月起,我就着手学习英语,初期阶段我专注于研习《恋恋有词》并实践张*编著的英语真题集的黄色版本。在早期接触真题时,这有助于培养我对英语的感觉,同时也让我有机会积累和巩固词汇。与政治不同的是,英语的学习是个持久的累积过程,对于陌生的词汇需要不断重复以加深记忆,直至完全掌握。到了七月,我正式开始了系统性的复习,每天都根据特定的板块训练规划来完成练习;同时,我开始深度研读真题,每日一篇,持之以恒,尽管难度较高。在阅读过程中,关键是要理解解题策略和技巧,并在课堂上仔细记录笔记,特别是那些解题技巧和自己尚不熟悉的语法规则。如果有空闲时间,我会反复地操练这些内容。
考研专业课方面:
光学,作为一门深入探讨光的行为和性质的学科,涵盖了广泛的理论知识和技术应用。在备考期间,我发现理解和掌握光的波动性、粒子性和量子特性是基础中的基础。比如,电磁波理论、光的干涉、衍射、偏振等基础知识,是理解后续复杂光学现象的关键。对这些基本概念,不仅要,更要理解其背后的物理图像。
量子光学部分,如光子的概念,激光原理,以及非线性光学效应,也是考试的重要部分。这部分需有扎实的量子力学基础,对实验设备和实际应用有所了解。例如,了解激光器的工作原理,能帮助理解如何实现光的放大和调控。
光学在信息技术、光纤通信、半导体器件等领域中的应用也常常出现在试题中。这就要求在学习理论的,关注最新的科研动态和技术进展,例如光纤的传输特性,半导体激光器的设计等。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建立清晰的知识框架至关重要。每一章的学习结束后,尝试构建思维导图,将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整体认知。多做题,尤其是历年真题,熟悉考试的出题模式和难度。光学有很多定量计算,需熟练运用公式,解题速度和准确性直接影响到考试成绩。
实践操作同样重要。条件允许,尽量参与实验室的工作,凭动手操作加深理论理解。例如,凭搭建光学实验,直观感受光的干涉、衍射现象,这对理解和记忆抽象的理论非常有帮助。
光学是一门需持续思考和探索的课程,遇到难题不要怕,是要积极寻找解答,无论是查阅资料,还是教老师和同学,都能帮助你深化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