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交通大学物流管理与工程考研经验与复习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今年我可以说是冒了个险,大纲出来以后我才开始买书。一战的时候买的肖秀荣爷爷的知识点精讲精炼,但是大纲出来以后发现大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浪费了好多时间不说,整个书也比较乱,知识点自己都找不见,今年我学乖了,等这大纲出来了我才买,一定要买红皮书!这是教育部考试中心出的,大纲每年都以它为准,大纲不用买,最多找电子书看看变化的知识点就行了,但是红皮书(大纲解析)是一定要买。此外,我还做了的肖秀荣的1000的和石磊的1500题。两种书风格不一样,1000题是基础知识,答案在书上差不多都可以找到,再加上大家都买所以图个心里安慰,快速刷过,1500题个人觉得出的很好,和大纲的知识点一模一样,解释的也很清楚。
考研数学方面:
我集中精力复习的是数学部分,几乎完整地研读了教材七次之多,660题也重复做了两次,400道全真模拟题和历年真题各做了两遍,此外还完成了张宇的最后四套测试题。在考试前的最后二十天,我回归基础知识进行了重温。不过,今年的数学难度明显提升,我建议大家务必认真对待模拟试题,别期望像16年难,17年易那样的规律。要知道,考研数学表现优秀通常意味着总成绩也不会差。关键在于不断刷题,找出自身的弱点并进行总结,然后再继续做题。实际上,当你把教材精读到第四五遍时,应对真题已经绰绰有余。然而,提升解题速度和准确性需要通过大量练习来实现,一定要勤于动手,并且遇到难题多与同学们探讨。千万不可忽视数学的重要性。
考研英语方面:
阅读:英语阅读我个人的经验就是真题,真题,还是真题!重要的事说三遍!我整个考研生涯,英语复习资料除了单词就是真题。单词可以用纸质版的单词书。单词每天背,翻来覆去地背,不要间断。真题也是翻来覆去的看,甚至看到最后,我看个标题就能想起来文章中的大部分内容,尤其是最经常死磕的长难句部分。
考研专业课方面:
数据模型与决策这门课程的核心在于理解和应用各种数据分析工具和技术来解决实际问题。你需掌握的基础知识包括线性规划、动态规划、网络流模型、存储论、随机服务系统等。这些理论是构建和解决复杂问题的基础,深入理解并能够灵活运用至关重要。
对线性规划,要熟练掌握图解法和单纯形法,理解其背后的优化原理。动态规划则需理解状态转移方程,能够构造并求解最优化问题。至于网络流模型,如最大流最小割定理,不仅要知道如何建立模型,还要会用Ford-Fulkerson算法或Edmonds-Karp算法进行求解。
存储论和随机服务系统的理解也非常重要。理解库存模型的基本概念,如订货成本、持有成本、缺货成本等,并能应用 EOQ(经济订货量)模型解决问题。随机服务系统中的排队论,比如M/M/1模型、M/G/1模型,要理解它们的性质和服务率、到达率等参数的关系。
在学习过程中,理论结合实践是非常有效的策略。多做案例分析,将所学应用于实际场景,加深理解和记忆。利用计算机软件,如LINGO、MATLAB等,进行模型求解,既能提高效率,也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模型的运行过程。
一定要注重复习和自我测试。定期回顾知识点,做一些模拟题,参加讨论小组,都能帮助你巩固知识,发现自有的薄弱环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