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考研经验与复习要点
考研政治方面:
楼主为理科生,所以一开始准备政治的时候也还是比较头痛的,大概在8月底正式开始准备。马原占据了我政治几乎一半的时间。导致后面都没看完,就匆匆上了考场。所以还是那句话,要抓紧时间,每科的时间要安排好。不要总以为时间还来的及,时间其实过的可快了,越往后你赶紧越快。最后时间根本就不够用。第一轮是看《肖秀荣考研政治命题人知识点精讲精练》这本书,每看一个章节会刷一个章节的配套1000题,结合答案在《精讲精练》这本书上做出标记,以表示重点,方便复习时再看。第一轮大概在9月底结束。第一遍看时看得比较粗略,主要掌握大致框架,梳理一下脉络。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是从三月份开始准备的,我有一套自己的知识体系和做题技巧,一定要记好笔记,以便日后复习。另外大家要好好打基础,我看书看得很慢,把每一章的例题还有习题都做了一遍,到七月份才刚刚看完一遍,回来了开始做真题,到十一月份的冲刺阶段,每天大概只看一个半小时的数学,保持手感,还有660题只做的选择题,每道题都要弄明白,就是做这些旧题。对于数学来说,最重要的就是把真题做透,好好弄明白每一个知识点,真题是非常非常重要的,要来来回回反复做,把真题做烂做个几遍之后就会发现一些思路和方法,要老老实实把基础打牢不要浮躁,认真做好每一道题。
考研英语方面:
早期5月前都在背单词和那黄皮书练手,推荐一个背单词软件,超级好,墨墨背单词,首先是它的设置很好,每天都要先复习完才能看新的单词,第二每天的奖赏机制特别好,最后的段子也好幽默,我是一直到最后考英语,都基本在每天都背,感觉用书的效果不是太好。我喜欢晚上吃过饭散散步,也当锻炼身体,我一般边散步边背词,效果挺好,你要是想做些其他的也行。据说背单词在心情愉悦的时候记忆力最好,而且间断背词会更好,好好利用下自己的碎片时间吧。这段时间还利用何凯文的长难句,给自己的英语语法结构打了基础,后期翻译看阅读都好了很多。11月份以后再选择性地做一些真题里面比较好的题目,到了12月份的时候,应该开始系统性的训练了,把完型,阅读,新题型,翻译这些题目的解题技巧,通过做题都熟悉一下,因为很多题目放下时间长可能方法都生疏了,最后,很重要的一件事就是,一定要在考试前十几天做几套模拟题,张剑最后五套题就是很好的材料,难度比真题稍大,做题的过程中要注意时间,以及技巧的运用。
考研专业课方面:
材料科学与基础是一门涵盖广泛且深入的学科,它涉及到材料的性质、结构、制备以及应用等多个方面。在复习过程中,你需建立起对材料微观结构和宏观性能之间关系的基本理解。例如,晶体结构如何影响材料的力学性能,缺陷结构如何影响电导率等,这些都是基础知识中的关键点。
热力学和动力学是材料科学的基础理论,对理解和预测材料的行为至关重要。掌握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理解相图和相变过程,以及动力学速率理论,能帮助解析许多材料现象。扩散和固态反应的动力学也是考试的重点,需深入理解和计算。
再者,材料的加工工艺和性能之间的联系也需重点关注。比如金属的塑性变形机制,陶瓷的烧结过程,高分子材料的成型工艺等,都需凭实验和理论相结合的方式来理解和记忆。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构建知识框架非常重要。你先从大的主题出发,如材料的四大性质(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逐层细化到具体的概念和理论。定期回顾和整理笔记,将新学的知识和已有的知识连接起来,形成网络状的理解,这样提高记忆效率。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做题和实验同样重要。凭做历年真题和模拟题,你熟悉考试的题型和难度,找出自有的弱点并进行针对性训练。有条件,参与实验室的工作或者模拟实验,更直观地理解材料科学的原理,加深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