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生物学考研经验与心得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我的政治基础比较扎实,我是到暑假才开始复习政治的。第一轮只是过了四本书而已,第二轮是通过做题很全面的把所有知识点都过了,第三轮是根据大纲不断重复做练习册积累错题,第四轮就是做各种模拟题并且通过模拟题总结大题模板,第五轮是看自己积累的错题本和大题模板。虽然主观题答的不理想,但总体成绩依旧差不到哪里。政治与其他几门科目比是最鸡肋的,但绝对不能轻视它。如果方法得当,政治比其他科目更容易让你收获。
考研英语方面:
自我感觉在英语方面还挺得心应手的。对于英语学习,我没有投入大量精力去背单词,五月份大致浏览了一本由北航出版社推出的冷门单词书,每天仅挑选15个重点词汇来看,并且这些单词的例句多源于真实试题,这样一来,也相当于我过了一遍真题,同时我还利用例句进行了翻译练习。我的体会是,死记硬背单词的效果并不明显,毕竟很难记住,但到了后期这对解题并无太大妨碍,因此是否要背单词取决于个人选择。大约九月起,我开始做张剑的阅读理解,但我对此书的成效持保留态度,建议不必去做,不过若词汇量不足的人,可以用它来扩展词汇,只是题目设计有些偏离常规,不宜过分依赖。真题的训练是必不可少的,但我并未全部完成,我认为2008年以前的题目过于简单,所以我只做了之后的。我想强调的是,英语作文不容忽视,我当初以为记不住模板便轻易放弃,结果考试时却发现记忆中仍有痕迹。此外,切勿抱有过分乐观的心态,今年的小作文我就栽了个跟头,因为它涉及的文体我不熟悉,觉得不会考到,只看了一遍,结果考试时彻底忘光了。幸运的是,这一失误并未给我带来太大损失。阅读理解无疑是英语中的重头戏,真题的阅读部分要反复操练,如果时间充裕,可以选择难度较大的文章逐句翻译。
考研专业课方面:
来看看分子细胞生物学。这个科目主要研究的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的结构、功能以及其内部的分子机制。重点在于DNA复制、RNA转录和蛋白质翻译等基本过程,以及信号转导途径、细胞周期调控、细胞分化和死亡等内容。在学习时,我建议先理解基础理论,再凭阅读科研论文加深对实际应用的理解。多做实验模拟,理解并掌握实验技术,这对理解和记忆复杂的生物过程非常有帮助。
接着是生物化学,它关注的是生命现象中的化学反应和物质变化。关键点包括酶学、代谢途径(如糖酵解、TCA循环、氧化磷酸化)、蛋白质结构与功能、核酸的性质等。生物化学需大量记忆,但不仅仅是死记硬背。尝试去构建概念图,将各个知识点相互关联,这能大大提高记忆效率。凭解决计算题来深化对代谢路径的理解也是十分必要的。
在复习这两个科目时,我坚持每天定时定量的学习,保持持续的专注力。我会定期回顾所学,确保知识的巩固。我还积极参与在线讨论组,凭与他人交流,既能检验自有的理解程度,也能从他人的观点中获取新的启示。
在准备考试的过程中,我强烈推荐使用历年真题进行模拟训练。这不仅熟悉考试的格式和难度,还能帮助你了解哪些知识点是常考点,从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