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已经确定了考研的目标院校和专业,表明楼主已经有了明确的方向,那么接下来就应该进入紧张有序的复习阶段。选择合适的复习资料是非常重要的,正确的资料可以让复习效果事半功倍。基于我成功考上四川大学研究生的经验,希望能给楼主带来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1、心理准备
既然楼主已经决定好考研的具体院校和专业,说明已经在心理上做好了充足的准备。毕竟考研是一条充满挑战的道路,一旦决定踏上这条道路,就意味着必须放弃娱乐,专心投入到复习之中。这条路将会很长,你会独自一人不断向前迈进,直至逐渐接近目标。
2、分析难度
这一点非常重要,是要考本专业还是跨专业?考本校还是外校?这些问题都需要在复习之前认真考虑清楚。通常来说,考本校本专业的难度相对较低;其次是考外校本专业或者本校外专业,后者难度更大一些;最难的情况则是“双跨”,也就是跨校跨专业。如果没有十足的把握,最好不要选择这种模式。
3、复习安排
在明确了专业与学校之后,便可以着手开始复习工作了。通常情况下,提前一年到一年半开始复习是比较合理的。具体来看,根据你的专业情况,你需要准备的政治、英语、数学以及专业课程的内容也会有所不同。你可以参照所报学校的官方网站了解去年的相关考试科目和专业课参考书目,并据此购买相应的教材和参考资料。在此基础上,我建议以下几类公共课复习资料:
(1)政治:在初期(基础期),推荐使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大纲解析》,这本书是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编写的官方材料,十分权威。围绕着大纲深入解析,俗称“红宝书”。这是考研政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常需要花费大约三个月的时间。到了中期(强化期),建议练习最近十年的真题,尤其关注最近三年的题目,通过与大纲解析相结合的方式,深化理解大纲中的重要知识点并逐步掌握解题技巧,这一过程也需要大约三个月的时间。而在后期(冲刺期),强烈推荐肖秀荣老师的《终极预测四套卷》或某考研品牌教育集团的《20天20题》,这两本书的预测较为准确,甚至有可能押中实际考点,一般只需一个月的时间就能完成这部分的学习任务。
(2)英语:基础阶段主要是反复做近十年来的历年试题,推荐使用张剑主编的《历年考研英语真题解析及复习思路》,这本书被称为“黄皮书”。期间还需要配合背诵单词来提升词汇量,《某考研品牌考研英语词汇词根+联想记忆法》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俗称“绿皮书”。此外,也可以适当读读诸如《TIME》之类的英文原版杂志,提高自己的阅读水平。一般来说,“得阅读者得天下”的原则同样适用于考研英语。在12月至考试前夕,则应集中精力做近三年内的真题训练,严格按照考试时间和标准来进行模拟测试,这样可以帮助你在正式考试时保持冷静从容的状态。
(3)数学:包括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和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内容,范围广泛且难度较大。因此,需要视楼主所选择的专业是否要求考数学而定。
- 3月至7月为基础阶段,以课本为核心,最少通读两遍,如果有足够的时间最好是三遍以上,确保扎实地掌握了书中概念、公式等基础知识。对于不同的分科有不同的书籍推荐:
- 高等数学方面推荐使用同济大学版本;
- 线性代数则建议采用清华大学版本;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可以选用浙江大学版本。
- 8月至10月为强化阶段,推荐学习李永乐和王式安合著的《考研数学复习全书》以及《数学基础过关660题》,着重于夯实基础而非盲目追求难题数量,否则可能难以融会贯通,造成知识体系崩溃。
- 11月至考试前为冲刺阶段,此时应重点关注李永乐和王式安合作撰写的《数学历年真题权威解析》,整个数学科目的复习周期至少需要一年。
(4)专业课:根据去年学校官网公布的参考书目进行复习,尽量提前联系导师交流沟通,这样可以更清晰地把握专业课的整体方向。如果是在本校考研,接触导师会相对容易些。同时,尽可能向师兄师姐们请教并获取近年的专业课试题,这样会使复习更为高效。
总的来说,考研是一项庞大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金钱和精力。因此,楼主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劳逸结合,保证良好的身体状况以便提高复习效率。如果能够按照上述建议的时间节点展开复习计划,相信可以获得理想的成绩。推荐的复习参考书可以在网上平台比如当当网购买,价格比实体店更优惠并且保证正品;但如果是在某些第三方平台上选购,就需要格外留心辨别真假。至于专业课的历年试卷,务必寻求报考学校相关专业的前辈帮助,争取获得最新的考试资料。最后,预祝楼主考研顺利!
公共科目包括政治和英语两个科目。其中政治科目涵盖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政治经济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五个部分;英语则为标准化笔试试题形式。至于数学,则根据不同院校的要求分为数学一、数学二和数学三三个等级,请依据各自院系规定做好相应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