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大学热能工程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导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方面,我是从9月底开始复习的,也不是很高。整个过程,我看的考研大纲那本书,配着肖秀荣1000题,后期的8套卷、4套卷和背诵自然不能少。哲学要看的比较细,哲学一定要理解,不理解就记忆困难;毛中特方面,要把大部分分清,把每个时期的时间,事件,著作,回忆都重点记;史纲我是快速的看了一遍,重要的是把时间线自己顺开,自己可以画时间轴写写事件之类的;思修我就不多说了。政治一定要每天关注实事,多看新闻,政治的时间性很强。
考研数学方面:
11月初——考研到来:刷2017——2010的真题。方法和全书相同,但从这时开始必须限时做题,批改,看坐错的类型。将错的标记出来,真题我也是做到了三刷。后面有时间做合工大的预测卷,难度比起真题会大些,但我觉得题目出的都不错,自己时间没来及,也只是做了三套,然后又做了张宇的最后四套预测卷。
考研英语方面:
阅读理解在英语考试中占据主导地位,谁能掌控阅读,谁就能主宰全局。在这里,我要强烈推荐使用英语真题,它们无比珍贵!(请脑补三次重复)首先,入手近几年的真题,完成后再去购买更早年的,我从1997年到2020年的所有真题都做了至少三遍。第一次是专注做题,接着就是归纳经验,找出错误,审视理解过程的误区,并着重记住真题中的词汇。张剑的黄皮书很出色,提供了详尽的解题策略、翻译以及附加题目,还解析了关键单词,对于全方位备考英语的人来说非常适用,几乎涵盖了所有你需要的资源,让你能系统地、有计划地准备考试。我一直用这套真题,没做任何模拟题或预测卷,不过这要根据个人情况来定。最近年的真题尤其有价值,别留到最后当预测题,重要性高的内容要提早掌握。即使较旧的真题,尽管题型和分数可能有所变动,但它们承载着出题人的智慧,同样值得深入研究。在刷题阶段(9月至11月底),我们要深度钻研真题(尤其是近8年的)。每完成一篇,首先要深究每道错题的解题路径和误导选项的错误根源,然后逐句精读文章和作文样本,确保每个单词、短语都熟悉,每个句子都能理解,并收集范文中的精彩词汇和句子。
考研专业课方面:
热力学是热工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研究能量转换和传递的基本规律。在这里,理解并掌握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原理,以及第二定律——熵增原理,是非常关键的。你需深入理解各种热机的工作过程,如卡诺循环,以及如何凭这些理论来分析和设计实际的热力系统。掌握不同工质的状态参数和状态方程,比如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也是必不可少的。
流体力学部分,要理解和应用连续性方程、动量方程和能量方程,也就是纳维-斯托克斯方程。对流动问题的求解,例如伯努利方程的应用,需具备好的物理直觉和计算能力。流体的粘性和湍流现象,以及它们对流动特性的影响,也需有深入的理解。
再者,传热学是热工基础的另一个重要分支。需理解热传导、对流和辐射三种基本的传热方式,并能够运用傅立叶定律、牛顿冷却定律等进行热量传输的定量计算。特别是对复杂系统的热分析,如多层绝热、非稳态传热等问题,需具备较强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学习方法上,我建议先从基础概念入手,建立起完整的知识框架,凭大量的习题训练,加深理解和应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尝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例如设计一个简单的热交换器或分析一个热力系统的效率。利用网络资源,阅读相关文献,了解最新的科研进展,也能帮助你深化理解和拓宽视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