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区域经济学考研经验与备考诀窍
考研政治方面:
后期要开始做模拟题了,拿到八套卷后不要急着刷题。先把1000题的错题再过一遍,着重标记反复错的题目。八套只做选择题,大题可以看一下。可以把题目和答案撕下来,各自订成一册,在使用中比较方便。八套的目的就是从单一知识点的训练转换成综合能力的训练,但其质量不如肖四。肖八的具体操作就不再赘述了,注意:千万不要在意每套选择多少分,别人多少分,政治每年都会变出题风格也不同,历年真题做下来对于提升分数没什么效果,但毕竟是最接近考试的难度,建议放在考前刷近三年的选择题就好。用考研帮刷吧,买书也很贵的,而且利用不高。至于肖八的使用,看指定的计划合理安排时间吧,几天一套的频率,重点研究错题。建议肖四出来前做完。
考研数学方面:
在备考的关键冲刺期,每天务必完成一套完整试卷。首先,以张宇的真题全集为起点,计划在29天内完成首次练习。紧接着,大概需要20天时间来重温这套试题。随后,投入8天时间去做张宇的预测模拟卷8套。接着,第三次接触真题,但这次选择李永乐的真题解析,只做从2006年至2019年的部分,早期年份可忽略,估计需11天时间。最后,别忘了做张宇的最后4套卷以及合工大5套卷。
考研英语方面:
真题是最好的复习资料,一定要做很多遍,至少4遍吧。完形填空不用特意练习,单词掌握好,多做阅读,完形填空就自然提升了,而且完型的性价比实在太低。对完答案,我先不看解析,也不看为什么选错了,而是先看解析里的单词,把不会的单词短语记住以后,把四篇阅读翻译一遍,用笔翻译,不是口头翻译,很多细节问题只有你用笔写下来才会发现,同时也练习了翻译题。翻译完再对照范文看哪里翻译的不合适。我从来没专门研究过长难句。对于长难句,我认为只要分清了句子最主要的主谓宾结构,再把从句和修饰词加进去就能看懂了,不需要专门研究语法知识。接下来分析文章结构,每一段大概讲了什么内容,能用自己的话总结一下,便于理清文章逻辑。然后擦掉铅笔的答案,做一遍题目,这时候要看解
考研专业课方面:
宏观经济学是研究整体经济活动的科学,包括经济增长、就业、通货膨胀等问题。在复习宏观经济学时,理解和掌握国民收入核算理论、AD-AS模型、菲利普斯曲线等基础概念至关重要。宏观经济政策如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运用及其效果也需深入理解。我个人觉得,构建一个清晰的宏观经济模型框架,并在这个框架下理解各种经济现象和政策,能帮助更好地把握宏观经济学的核心。
接下来是微观经济学,它关注的是个体决策者的行为,如消费者、企业等。需求和供给理论、消费者选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是微观经济学的基础。特别要注意效用最大化和利润最大化的计算,以及市场均衡的形成过程。博弈论、信息不对称、市场失灵等内容也是考试的重点。在学习微观经济学时,我倾向于凭实际案例来理解抽象的概念,这有助于加深记忆并提高应用能力。
对这两个科目,我都建议使用教科书为主,辅以高质量的参考书籍和讲义。定期做题和模拟考试是必不可少的,这样检查学习进度,发现自有的弱点,并及时调整学习计划。我特别推荐曼昆的《宏观经济学》和萨缪尔森的《微观经济学》,它们通俗易懂且深度适中,非常适合初学者。
在复习过程中,理解重于记忆。尽量理解每个概念背后的经济逻辑,不仅仅是公式或定义。当你能够用自有的话解释清楚一个复杂的经济原理,那就说明你真正掌握了。
至于复习时间安排,我通常会把早上最清醒的时间留给最难理解的部分,晚上则用来回顾和巩固。每周至少留出一天的休息时间,大脑有足够的时间消化和整理新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