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大学农业经济管理考研经验与心得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复习最晚9月份,最早7月中。这门课最大的优点就是超级高的性价比,比如我用3个月考了71,英语学了10个月考了67。这门课的方法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要强调的是,政治越往后学越简单,第一本书最难,哲学也是难中之难,哲学重在理解。然后后面的毛中特简单了一些,后面的史纲也更加简单了,思修2天就完事了。所以大家不要怕,别以为哲学难,后面更难了,这科可不像数学那样的循序渐进。下面我说我的方法吧。
考研数学方面:
今年数学史上最难,所以分数都比较低。我先把基础打扎实,做部分课后题。然后看的是二李的复习全书。单独买了李永乐王式安讲义。个人觉得,基础和解题方法都要掌握得比较好,剩下的就是刷题了。然后做了最近15年真题。边做真题边做660,400题,张宇的8套4套也做了一部分。其实这些辅导书就足够了,关键是要弄懂,要比较熟练,特别是要培养计算能力,所有题目一定要自己先做了再看答案。有人问要看了几遍,这是追求形式的。不在乎遍数,而看你到底弄明白了没有。有的内容简单一遍就可以,有的比较难,多看几遍,还跟每个人的水平不一样,不能一概而论。
考研英语方面:
大概到了清明前后,我开始做97年到07年的阅读。一天一篇做精读,精读的要求是1.没有一个单词不认识2.没有一个句子读不懂3.没有一个选项不知道为什么错为什么错。刚开始精读一篇文章大概要三四个小时,我基本是都是全文翻译的,一直大概5月底做完吧。(刚开始精读很慢,到后来熟了会快起来,到后面一个小时多能搞定一篇)然后在暑假开始之前的一个月,每天对做过的文章进行回顾(大概每篇文章都看过五六遍甚至更多),还是上面的三个要求,一定要严格记住那三个要求。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基本概念是基础。经济学的核心在于供给与需求、市场均衡、机会成本等基本原理。这些看似简单的概念,在深入学习后你会发现它们无处不在,无论是微观经济学中的个体决策,还是宏观经济学的国家政策,都离不开这些基础。扎实地掌握这些基本概念并能灵活运用,是备考的第一步。
构建清晰的框架至关重要。经济学理论体系庞大,知识点繁多,没有一个明确的知识结构,很容易陷入混乱。建议绘制思维导图,将各个章节的主要内容和相互关系可视化,这样帮助记忆,在答题时能迅速定位到相关知识点。
再者,案例分析能力的培养不可忽视。经济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理论需结合实际来理解。凭阅读经济新闻,分析实际的经济现象,加深对理论的理解,也能锻炼批判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复习过程中,我经常尝试用学过的理论去解释生活中的经济事件,这种方法既有趣又有效。
做题是检验理解的重要手段。不论是选题、简答题还是论述题,都需能够准确、全面地表达自有的观点。对计算题,一定要熟练掌握公式,反复练习,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性。对论述题,除了基本知识点,还要学会如何有条理地组织答案,展现自有的逻辑思维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