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资源与环境硕士考研经验与心得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在政治复习阶段,后期部分尤为关键,大约是从11月中旬开始,这时需要以记忆为主来重温大纲或前期的笔记讲义。所谓的记忆式复习,即不再勾画重点,而是全面地、有侧重地进行反复背诵。我个人倾向于在早晨进行这项工作,那时头脑清醒,通常会用一个半钟头的时间,每天如此,直到8套题、4套题以及各类背诵手册相继问世,我就转而使用这些材料进行背诵。8套题的选择题和大题我都完成了,并进行了深入分析,大题也多次回顾。至于4套题,除了做选择题,大题也在后期不断背诵。最终,我的背诵内容相当繁重,包括了讲义中预测的大题和其他多种资料,这使得后期的记忆压力巨大,每天都感到有些恍惚。每个人的情况不同,你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调整。
考研数学方面:
从七月二十日至九月底,我几乎每天都专注于数学学习。进入十月后,我开始使用张宇的真题全集。考虑到历年真题数量丰富,跨越三十多年,我打算每两天完成一套,一天用于解答,另一天用于修订,预计整个过程将持续两个月左右。因此,我计划在十月份结束之前完成所有章节的强化训练。早期的一些年份真题与当前的题型和格式有所不同,所以我相应地减少了这些部分的练习时间。之后,我转而使用标准的150分试卷,并按照正式考试的时间要求和答题卡格式进行模拟练习。到了十二月初,我已经完成了真题全集。接着,我购买了闭关修炼和八套模拟卷,但发现八套卷难度颇高,这让我对数学产生了一丝焦虑,所以我没有再买四套卷。为了恢复信心,我会偶尔回顾之前做过的历年真题。
考研英语方面:
前二十天看了何凯文的长难句解析的课本,之后的每一天都是背单词,做阅读理解。因为英语主要靠阅读理解得分,长难句课程能够让自己读懂长难句,至少看见超长的句子不再害怕,心里会很有信心;单词是英语一大难题,背了忘忘了背,一直背到自己考试那天。当时选的是何凯文的5775的单词书,目前市面上最少的单词书,因为我也讨厌背单词啊,这本书的所有单词全是精华,强烈推荐;阅读理解自己多思考,要有一些多自己的看法,每一类题型都研究得非常透彻。
考研专业课方面:
环境工程学的基础是化学和生物学。你需理解水和大气污染的基本过程,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反应。这些基础知识在处理废水、废气治理等实际问题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了解污染物的化学性质帮助选合适的处理方法,微生物的作用则常常被用于生物降解有机物。
掌握环境工程中的数学模型也是必要的。无论是水质预测,还是设计处理设备,都需用到流体力学、热力学和传质理论等。这些模型能够帮助将复杂的环境问题简化,进行定量分析,从制定出科学有效的解决方案。
再者,实践操作和实验技能不容忽视。凭实验室的学习,亲手操作各种环保设备,如沉淀池、过滤器、曝气池等,理解其工作原理和效率。实验数据的收集和分析也能提高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持续关注环保政策和技术动态也很重要。环境工程不仅仅是技术问题,更涉及到社会、经济和法律等多个层面。了解最新的环保法规和科技进展,站在更高的视角看待和解决环境问题。
学习环境工程学,需结合理论与实践,既要有扎实的科学基础,又要有灵活的应用能力。我经常利用课余时间阅读相关文献,参加研究项目,这样既能深化理解,又能提升创新能力。我也建议你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与同学、导师交流,共同探讨问题,这样的互动学习往往能带来新的启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