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考研经验与复习知识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开始复习时在八月中旬,因为实在不想看书,想着有老师讲解会有趣很多。刚开始是看一章《精讲精练》做一章《命题人1000题》,配合着老师上课讲过的内容,就当是加强记忆了。当时也是在《精讲精练》的书上做了很多笔记,但后期基本没有再翻过。十一假期结束后政治一遍完成,开始从后往前做《命题人讲真题》,只做选择题,看一下大题的出题方式,其中马原要弄懂如何从材料中得出应用的原理。随后开始二刷《1000题》,只做重点章节,同时开始看《风中劲草》。《肖八》到手开始做选择题,有时间就看一看大题,同时开始看《形势与政策》。后期吃饭和午休时会看一看选择题以前的错题。最后就是拿到《肖四》做选择题,疯狂背大题。
考研数学方面:
大约3月份开始正式复习,一开始看课本,选择性做课后题。过了一遍之后,发现巩固的不太扎实,于是开始看课本和本科笔记,并开始做1800题,这个时间比较长。大约用了两个月。基础强化全部完事之后,大约已经十月中旬了,此时1800题大约做了三分之一(我承认题目做的有点少,大家还是多练些题,提高正确率)。十月中旬左右,开始做真题。严格限时,规范评分,及时分析,查缺补漏。难度不大,比平时做的题目简单。但此时暴露出一个问题,有的会做的题目做不对(望大家以我为鉴,平时还得多练习,养成好习惯)。很多同学过于重视真题,想着多做几遍。但我认为大家还是不要期望太高。一来再做几遍,可能不会有实质性效果,二来每年真题考察的知识点真的很少,全面按照大纲复习巩固好知识点才是最重要的。建议大家可以提前研究一下近两年真题,一开始就适应这种风格,受益无穷。12月的时候,真题基本上做了一遍,留两套最后做。后期买了套模拟题,难些,不过不用太纠结对错得分了,最后阶段心态很重要。忘了说一点了,就是要养成做笔记和及时总结的习惯。我的数学知识点笔记是四大本,最后将数学核心知识点全部浓缩到三张纸(用了我一周的时间),基本涵盖了所有考点。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是积累性的科目,尤其是背单词,当时我记单词的方法就是先抽比较多的时间比如半个月先记下来,然后马上开始记第二遍,这一遍就强迫自己在两星期背完,再来是第三遍就进一步缩短背的时间,到最后的时候基本上一个小时就能把单词书过完,所以说单词记忆的根本不是在于抽多少时间背诵而是在于重复多次。阅读是英语最大的头,复习阅读的时候真题是最关键,做题一定要注意好分类,不同的题目类型有着不同的答题方式同时也要在答题的时候找好每个题的阅读区间只有对症下药才能真正做好阅读,作文一定是要注意的项目,英语一的作文不是太好写,大家在准备作文的时候要尽量提前作准备,不要到了最后一个月或是两个星期才开始准备作文。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论力学,作为物理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主要研究物体在力的作用下的运动规律,包括牛顿力学、拉格朗日力学和哈密顿力学等。理解并掌握这些基本概念,是学好理论力学的基础。你需深入理解牛顿三大定律,这是整个理论力学的基石。对每一项定律,不仅要它的表述,更要理解其背后的物理意义和应用场景。
拉格朗日方程和哈密顿原理是理论力学的高级形式,它们提供了从更抽象的角度看待力学问题的方法。理解和应用这两个原理需一定的数学基础,如多元微积分和泛函分析。在学习理论力学的过程中,同步强化数学知识是非常必要的。
在复习过程中,做题是必不可少的环节。理论力学的问题往往需深度思考和严谨的推理,凭大量的习题训练,提高解题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尝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比如机械系统的设计或运动分析,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理论力学的实际应用。
再者,理论力学的学习并非一蹴就,它需时间和耐心。定期回顾和整理知识点,形成自有的知识框架,这对长期记忆和深入理解至关重要。我建议使用思维导图或者笔记来组织和梳理所学内容。
参加讨论小组或找一个学习伙伴也是非常有效的学习方式。你们一起探讨难题,互相讲解,这样不仅能巩固知识,也能提升表达和沟通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