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法考研经验与复习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每日我会浏览一两节大纲解读,接着研读风中劲草,这两部分的顺序偶尔会调换,随后我会练习1000题,并核对答案。接着,我会追溯大纲解析的来源,以此加深记忆和理解,大部分内容都能掌握,但一些关键题目,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原理和毛泽东思想概论的部分,需要深入剖析。初期的基础复习阶段,不必过早担心主观题,从选择题的角度去理解和消化知识点即可。
接近考试时,我通常会做近一年的真题,仔细阅读后面的解答,通过比较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这套书还附带了一个知识框架表,挺有用的,对于一些难点和重点,我反复查阅)。至于模拟试题,我熟悉的是任汝芬系列、肖秀荣的8套卷和最后的4套卷。不过,我发现任汝芬的试卷质量不太符合我的期待,所以我选择了放弃,专心于4套卷并认真完成。到最后冲刺阶段,疯狂背诵试卷上的主观题至关重要,今年有不少题目被准确预测到了。
真心推荐,真题极其重要,肖秀荣的最后4套卷非常出色。此外,他的8套卷也是经典之作,选择题务必认真对待,大题则关注解题思路,熟悉即可,无需死记硬背。
考研英语方面:
自认为英语还是不错的。英语我没怎么背单词,五月大概草草看了一本很偏门的北航出版的单词书,每天看15个,只看了重点单词,里面的例句主要是真题摘要,相当于一遍真题,另外把例句当翻译练了。结论是背单词没有什么用,因为根本记不住,不过后期也不影响做题,所以大家自己看要不要背单词。大概从九月开始做了张剑的阅读,评价是这书没用,还是不要做了,不过没有背单词的小朋友可以用这书来补充词汇,但是题目有点偏,还是不要太当真。之后真题是一定要做的,但是我也没有做完,我觉得2008年之前都太简单了,所以只做了之后的。要说教训,大家一定要注意英语作文,我总觉得反正背不下来就放弃了,结果考场发现其实背过的还是有印象的,另外不要心存侥幸,今年小作文我表示文体就完全不会,因为这个文体我觉得不会考所以就看了一遍,于是考场华丽地忘了。不过好在没扣我多少分。阅读是英语最重要的部分,真题尤其是阅读部分反复做,有时间的可以挑出自己认为难的文章一句一句的翻译。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法学理论部分,这门课需深入理解法律的本质、功能、结构和发展规律。我认为,把握基本的法学概念和原理至关重要。例如,法律的阶级性、社会性和强制性,法律关系的概念和构成,这些都是常考点。要关注我国法治建设的历程和现状,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在学习过程中,我建议多阅读经典法学著作,如马克思的《资本论》中的法律章节,以深化理解和思考。
宪法学是一个涉及国家根本制度的学科,需系统掌握宪法的基本原则、公民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等内容。宪法学的重点在于理解宪法的最高法律地位,以及它如何规定和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宪法解释和违宪审查也是重要的知识点。我推荐结合实际案例来学习,这样更好地理解宪法的实践应用。
再者,知识产权法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你需熟悉各类知识产权,如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等的取得、保护和利用。特别注意的是,国际知识产权条约的影响不容忽视,比如《伯尔尼公约》、《巴黎公约》等。在学习过程中,多接触实际案例,分析其背后的法律问题,有助于提升法律思维和应用能力。
我想强调的是,复习过程中,除了理解和记忆知识,还要注重培养法律思维,学会运用法律逻辑解决问题。定期进行模拟试题训练,以适应考试的题型和节奏。保持好的心态,合理规划时间,也是非常关键的一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