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大学电子信息硕士考研经验与复习知识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是十月份开始的,前期看了些红宝书,我想说政治还是得每天看的,其中毛概是看了3遍。后期主要是做模拟题,押题卷,在做这些模拟题的选择题的时候才发现自己前期看书看的真的不好,很多漏洞,选择题错误率极高。关于最后背诵用的资料主要是:肖秀荣的最后4套题和TWB的10题。但是考试时就发现背诵的那些东西都没怎么考到,但是这个对我来说就比较有利了,因为我善于发挥主观能动性,扯功比较强,嘿嘿。。。于是考试的时候写啊写,试卷上全写满了,真的是一点空白都没有,难以想象吧,最后老师收卷的时候我都在奋笔疾书。所以我想告诉大家政治考试的时候不要怕自己背的不够,说实话当时我周围的同学也是买了很多资料在背,我都没怎么背。但是你一定要比所知道的东西用你所认为的还比较专业的语言写上去,不要不敢写,政治多写写错是不扣分的。当然哪些话不能写,我想你应该明白的吧。
考研数学方面:
大学一年级学的高等数学几乎已从记忆中消失,于是我又购入了同济和浙江大学的数学教科书,打算从头开始温习。每读完一个章节,我会立即完成对应的练习题。由于大三时专业课程繁重,留给考研复习的时间实在有限,因此我未能独立完成课后题目,大部分时间是参考答案来做的,这无疑影响了我对知识的深入理解。接着,我开始挑战复习全书,却深感挫败,发现自己几乎无法完整解答任何一道题。于是,我决定再次从头学习,尽管进度可能较快速浏览书籍稍慢,但提升显著,尤其是在解决问题的能力上。
在此我想强调,复习次数多并不等同于掌握得好。关键在于能否独立思考并解决问题。虽然我没有反复阅读多次,但我确保每次阅读的质量都极高。我还使用了张宇的真题大全解作为辅助,并购买了一套空白的真题卷进行二次练习,期间也尝试了一些模拟试题,如合工大五套卷等。建议大家在研读全书和辅导讲义时做好笔记总结,这样在后期做真题时能方便查阅。
考研英语方面:
阅读习惯举足轻重,我通常在每日三餐之后,选择在校园内沉浸于书籍之中,诵读词汇,默念作文,研读各类篇章,无一不可读。但我有所规划,早晨专注于词汇,午后则是复习笔记,夜晚则用来精读作文。将需阅读和记忆的内容划分清晰,并为每个时段制定明确的计划。当然,形成习惯才是关键,同时,饭后漫步也有助于消化,保持愉悦的心情。当这种习惯真正成为你生活的一部分,你会感觉到自己的时间仿佛比他人更为充裕,记住的知识点也如泉涌般丰富,这无疑会大大提升你的自信心。
考研专业课方面:
电路基础理论是整个学习的核心。理解和掌握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等基本原理至关重要。这些基础知识会贯穿于电路分析始终,无论是电阻串联并联、电源模型转换还是复杂电路的求解,都离不开它们。一定要凭大量的习题练习来巩固这些基础概念,理解其内在逻辑。
动态电路和信号分析也是重要部分。RLC串联谐振、滤波器设计等内容需深入理解。对这一块,理解时间常数的概念以及如何计算非常重要,它将帮助你理解电路对瞬态响应的影响。复数在交流电路中的应用也是一大难点,需花时间去熟悉复数运算,并能熟练运用到电路分析中。
再者,数字电路和逻辑门电路也是考试的重点。你需了解二进制、逻辑运算符、组合逻辑电路和时序逻辑电路的基本知识。这部分内容不仅需理论理解,更需动手实践,凭模拟软件如Multisim进行仿真操作,增强实际操作感。
电路分析方法的掌握也很关键。例如,节点电压法、回路电流法、超级节点和Mesh法则等,这些都是解决复杂电路问题的有效工具。在学习过程中,尝试多种方法解决同一问题,加深对各种方法的理解。
至于学习方法,我认为首先是系统性学习,遵循从易到难,从基础到高级的原则。定期做题和复习,凭实战提升理解力和记忆力。遇到难题不要怕,多思考,多讨论,也寻求教师或同学的帮助。利用网络资源,如Khan Academy、Coursera等在线平台的教程,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