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考研经验与备考诀窍
考研政治方面:
我用的方法是先详细学习一次精讲精练,再浏览一次知识点提要,最后重复两次风中劲草的资料。完成精讲精练的部分耗时两个多月,需要合理规划时间,我在这方面稍显滞后。由于风中劲草还未发行,我在看完精讲精练后立即回顾了一次知识点提要。然后,我加速进度,在考试前一周完成了两轮风中劲草的学习。阅读时,尤其第一次,重点在于理解和消化,比如马克思主义理论部分,必须理解并牢记。接下来的几次阅读侧重于记忆各个具体知识点。第四次则是为了巩固大的知识框架。这里分享一些策略:首先,边读边做笔记,迅速区分相似概念间的差异,并将它们记录下来,多次复习能加深印象。其次,阅读时需仔细辨别概念,例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经济这类易混淆的术语,许多选择题正是通过文字细节来考验你的专注度。最后,重复阅读次数越多,记忆就越深刻,因为政治科目中的填空题往往涉及众多细微知识点,建议至少读五遍以上。
考研数学方面:
要掌握高等数学,需要投入大量努力,尽早复习是明智之举。这四本高数教材确实具有挑战性,我本人选择了较为艰深的《高数十八讲》和《线代辅导讲义》(我个人认为这是考研的最佳辅助材料)。选择哪种参考资料并不关键,关键是脚踏实地地完成每一项练习。我完成了两轮辅导书的学习,如果时间允许,强烈推荐做第三遍,随后再开始接触真题。在做真题时,分数不必过于挂心,它们并非衡量标准。整个学习过程可大致分为打基础、巩固提高和冲刺三个阶段。我的建议是,每个阶段都应提前开始,不宜延误,并且要严格执行计划。
考研英语方面:
在考研英语领域,人们常说掌握阅读就意味着掌控全局,我对此深信不疑。因此,我将大部分备考精力投入到了研读英语真题上。整个暑假期间,我每日都会专心致志地攻克阅读理解,反反复复,直到12月大约完成了五轮。推荐使用何凯文的阅读策略解析书籍,它对提升阅读能力和解题技巧大有裨益。关键在于,要坚持阅读直至考试的最后一月,每天都要用心完成几篇文章,并可设定时间限制以增加紧迫感。完成后,务必仔细对照翻译进行校对。
考研专业课方面:
这个科目涵盖了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组成原理四个部分。这四部分内容相互独立又紧密联系,构建了计算机科学的基础框架。
数据结构是核心,它关乎算法的设计和分析。理解并熟练掌握线性表、栈、队列、树、图等基本数据结构,以及排序和查找算法是关键。LeetCode或HackerRank这样的在线平台是实践的好地方。对复杂度分析,要能准确计算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这是评估算法效率的重要指标。
计算机网络主要涉及TCP/IP五层模型。理解每一层的功能和协议,如HTTP、FTP、TCP、UDP等,以及它们在网络通信中的作用。网络传输过程、拥塞控制、DNS解析等也是常考点。凭RFC文档深入研究协议细节。
操作系统则需理解进程管理、内存管理和文件系统。特别是进程间的同步与互斥,死锁的概念和预防,虚拟内存管理和磁盘调度算法等。实际操作系统的使用经验会有所帮助。
计算机组成原理主要关注硬件层面。了解CPU的工作原理,指令集,存储层次结构,输入输出系统等。特别要注意的是流水线技术和浮点数运算的表示与处理。
在复习过程中,我建议结合教材和MOOC课程进行学习,例如Coursera或edX上的相关课程。做题是巩固知识的关键,尝试MIT的6.0001或者清华大学的《计算机科学导论》配套习题。历年真题和模拟试题必不可少,它们能帮你适应考试节奏,了解出题趋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