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企业管理考研经验与备考知识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是性价比最高的一门课程,一般来说都是9月开始复习,虽然大纲解析是最权威的,但是排版不是很好,字太密集了,完全没有重点,建议买一本快速背诵的重点小册子,我用的肖秀荣的必背手册。练习选择题可以用肖秀荣的1000题,第一遍梳理知识点,做好标记,第二遍深刻记忆,最后几天的时候看错题,对做选择题很有帮助。到11月中旬有时事政治,我用的风中劲草的时事政治,看了两遍左右,这时基本考试的重点就很明了了,然后下一阶段大概考前20天的时候,大量模拟题上市,推荐肖秀荣最后四套题,押题很准,答案清晰。最后几天的时候对大题的热点要狂背,我那时候肖的背了有五遍。
考研数学方面:
大学一年级学的高等数学几乎已从记忆中消失,于是我又购入了同济和浙江大学的数学教科书,打算从头开始温习。每读完一个章节,我会立即完成对应的练习题。由于大三时专业课程繁重,留给考研复习的时间实在有限,因此我未能独立完成课后题目,大部分时间是参考答案来做的,这无疑影响了我对知识的深入理解。接着,我开始挑战复习全书,却深感挫败,发现自己几乎无法完整解答任何一道题。于是,我决定再次从头学习,尽管进度可能较快速浏览书籍稍慢,但提升显著,尤其是在解决问题的能力上。
在此我想强调,复习次数多并不等同于掌握得好。关键在于能否独立思考并解决问题。虽然我没有反复阅读多次,但我确保每次阅读的质量都极高。我还使用了张宇的真题大全解作为辅助,并购买了一套空白的真题卷进行二次练习,期间也尝试了一些模拟试题,如合工大五套卷等。建议大家在研读全书和辅导讲义时做好笔记总结,这样在后期做真题时能方便查阅。
考研英语方面:
让我来梳理一下我的复习计划,这真的非常关键!在8月下旬到9月初,我会专注于英语阅读。首先,我会完成一套考研英语的真实题目,接着可能会尝试张剑的真题来源系列来进一步提升阅读技能。由于我个人的英语底子不错,所以主要通过阅读来保持语言的敏锐度和解题的感觉。对于那些英语基础较弱的朋友,我建议在上半年重点巩固词汇。
到了9月中旬至月底,我将持续进行英语阅读训练。接下来,从10月初到10月中旬,以及10月下旬到11月中旬,我都将集中精力攻克阅读理解,其他部分暂时搁置。每次做完后,我会复查错误并重新解答(鉴于我当时的时间限制,只能这样,如果你有更多时间,可以多做几次)。进入11月下旬到12月中旬,我会完整地做一遍历年英语真题,包括写作部分(我只来得及做一次,如果条件允许,你可以多练习几次。至于作文,每隔两天就要写一篇,无论好坏,关键是保持写作的手感。
考研专业课方面:
管理学是一门涵盖广泛且理论实践并重的学科,它涉及到组织行为、决策理论、战略管理等多个领域。在复习时,你需对这些基础知识有深入的理解。比如,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梅奥的人际关系理论等经典理论,这些都是考试的重点,需理解其核心思想并能灵活应用。
案例分析能力是非常重要的。管理学不仅仅是理论的堆砌,更是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论。山东大学的试卷中往往会有实际案例,要求运用所学理论进行分析。在复习过程中,我建议大家多看一些经典的管理案例,如哈佛商学院的案例,训练自有的思维逻辑和分析能力。
再者,关注时事热点也是必要的。管理学的发展与社会经济环境密切相关,许多新的管理理念和模式都是源于现实问题。例如,的数字化转型、创新管理、社会责任等主题,都有可能成为考试的内容。定期阅读相关的新闻报道和学术文章,帮助你拓宽视野,提升应试能力。
对复习策略,我推荐“三步走”:先通读教材,建立整体框架;精读重要章节,深入理解概念和原理;凭做历年真题和模拟试题,检查知识点掌握情况,提高答题技巧。组队学习或参加讨论小组也很有效,互相激发思考,共同进步。
在备考过程中,保持好的心态同样关键。面对压力,要学会自我调节,合理安排时间,保证充足的休息。持久的努力比短暂的冲刺更能带来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