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仪器科学与技术考研经验与复习诀窍
考研政治方面:
最初是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开始,接着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再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最后是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直到11月中旬我才听完整个课程,但仅限于理解大纲。我还购买了政治的教材,却从未翻开过。鉴于政治试题的时效性质,以往的真题帮助有限。我在通读四本讲义之后,差不多已进入备考的关键时期,这时时事政治的资料也随之到来。一方面,我依赖教师整理的重点事件和解析,另一方面则通过解答冲刺题目来提升自己。在冲刺阶段,我主要做的是冲刺题,并基于这些题目回顾讲义中的相关知识点。我购买了肖秀荣的四套卷、八套卷,蒋中挺的五套卷,在考试前一天或前两天,我才开始背诵肖秀荣四套卷的大题,那个晚上我全神贯注地记忆,背完就休息了,回想起来,真是有点疯狂。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是从三月份开始准备的,我有一套自己的知识体系和做题技巧,一定要记好笔记,以便日后复习。另外大家要好好打基础,我看书看得很慢,把每一章的例题还有习题都做了一遍,到七月份才刚刚看完一遍,回来了开始做真题,到十一月份的冲刺阶段,每天大概只看一个半小时的数学,保持手感,还有660题只做的选择题,每道题都要弄明白,就是做这些旧题。对于数学来说,最重要的就是把真题做透,好好弄明白每一个知识点,真题是非常非常重要的,要来来回回反复做,把真题做烂做个几遍之后就会发现一些思路和方法,要老老实实把基础打牢不要浮躁,认真做好每一道题。
考研英语方面:
我备考英语的过程其实很是走了些弯路。10月份之前我一直在做97-05年的阅读真题,做完后还会将文章全文翻译成中文。如果有充足时间的话,坚持翻译可以提升英语综合能力,但是这样做实在不适合时间紧迫的情况,于是10月开始我放弃了这种做法,也不再看05年之前的试卷,转为专攻近十年的真题。在复习阶段,我总结了很多长难句的分析技巧和阅读技巧。我自己平时做题时,把整张卷子分为阅读、作文、其他题型三部分,一个部分的真题做完再开始下一个部分。我准备了阅读错题本,将做错的题目、当时做错的原因和正确的解析都写在上面,以后做第二遍的时候和考前都可以拿出来看。真题要反复做,时间不够我只做了两遍,其实最好能够做到三遍及以上,到那种程度你对命题意图和自己的易错点会有更深的了解。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光的基本性质是基础。工程光学不仅仅是关于公式和计算,更是对光的本质——电磁波的理解。从波动光学的角度,需深入理解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现象,这些都需凭实验和理论相结合的方式去体会。例如,杨氏双缝干涉实验、菲涅尔圆孔衍射等经典实验,能够帮助直观地理解光的波动性。
掌握几何光学的基本定律和成像原理也非常重要。牛顿环、透镜的成像规律、薄透镜公式等是常考知识点。理解并能灵活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大部分光学成像问题。了解并熟悉光学系统的像差理论,如球差、色差等,也是提升解题能力的关键。
再者,光学系统的设计是一个实践性强的部分。学习如何使用Zemax等光学设计软件,进行实际的光学系统设计,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是提升专业素养的重要环节。了解一些现代光学的新技术和应用,比如光纤通信、激光技术、光电子学等,也能拓宽视野,增强对学科前沿的理解。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结合实例和实验是最有效的。光学的很多概念都比较抽象,凭实际的观察和操作,加深印象,提高理解。定期做习题和模拟试题,既能巩固知识,又能训练解题速度和准确性。遇到难题时,多思考、多讨论,往往能收获意想不到的启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