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考研经验与复习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前期没有必要花太多的时间,闲时看看书就可以,重点在后期冲刺阶段,把重点的那些章节的讲义看了看,真的很有用。十一月底肖八就出来了,做完肖八,我把自己经常出错的那些章节知识,又大致的看了看。十二月九号肖四出来了,就开始背每天下午背半套大题,背了八天。也有人两天从早上到晚上两天背完的,看自己的学习方式。我四套卷背完之后,就抽出了两个整天又重新把四套卷背了背。考前的下午和晚上又捋了一遍肖四大题,肖八的选择题和肖的时政选择题(我没买肖的时政小册子,拿的我同学的书只打印了上面的选择题),很幸运考试的时候碰到了一道时政原题。
考研数学方面:
我已经通读了一遍高等数学教材,又看了一遍全面复习书籍,并完成了李永乐的线性代数练习,但说实话,我只是大致浏览,几乎没有独立完成过一道完整的题目,这让我感到非常懊悔。接着,我开始了深入的学习,从高数入手,每次掌握一个概念后,都会通过大量习题来巩固。关键是要能自我提炼出常规的解题策略、解题窍门、重点考点以及经典题型,这对提升解题速度非常有益。我的主要复习资料就是全面复习书籍加上历年真题,这两部分我大约重复做了四到五遍。如果你们的时间允许,临近考试时可以尝试几套模拟试题,不必追求太多,因为模拟题通常比真题难度高,遇到困难是很正常的。关键是理解和适应解题的思维方式,模拟真实的考试环境。常见的模拟试题集有李永乐的6+2、张宇的8+4、合工大的5套卷等...
考研英语方面:
在暑假结束后,我才启动阅读练习,完整地完成了97年至04年的阅读,而对于05年至17年的部分,则重复进行了三次。初次接触时,我每天专注一篇,第一次限时完成,接着进行深入研读,主要任务是翻译句子并剖析其结构,最后详细解构每个选项。进入第二轮和第三轮,我的速度明显加快。至于翻译,同样遵循三步走策略。首先,我不急于动手,而是先浏览题目,理解整体含义。其次,在第二次尝试时,我会按照正常的流程解答,遇到困难就暂时跳过。最后,在第三次回顾时,我会结合前后文来解析词汇和句子含义,并将自己的理解放入原文情境中检验是否合适。
考研专业课方面:
工程热力学的核心是能量守恒和熵增原理。理解和掌握这两个基本定律是整个学科的基础。你需深入理解它们的物理含义,并能灵活运用到各种热力系统中。例如,能量守恒表现为热能转化为机械功的过程,熵增原理则揭示了自然过程的方向性。
热力学第一定律主要涉及热能和机械功之间的转换,理解和应用工质的状态参数如温度、压力、比容等至关重要。要熟练使用p-v图和T-s图进行分析,这些图表能够直观地展示出热力过程的变化。
再者,第二定律是工程热力学的灵魂,涉及到热效率和可逆性。卡诺循环的概念和分析是其中的重点,需理解其理想性和实际系统的差距以及如何凭改善提高效率。
在学习过程中,理论与实例结合是非常有效的。尝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比如制冷系统、热机设计等问题,深化对理论的理解。计算题的练习也必不可少,它们能帮助你熟悉并掌握各种公式和计算步骤。
热力学中的熵和?函数也是重要考点,尤其是熵变的计算和?方程的应用。这部分内容较为抽象,需花费更多时间去理解和记忆。
别忘了关注热力学在现代科技中的应用,如燃料电池、燃气轮机、蒸汽循环等,这些不仅能丰富知识面,也能在论述题中展现深度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