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世界史考研经验与心得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身为一名高中文科毕业生,我对文科领域,特别是政治学科有一定的复习心得。因此,我的政治复习起步相对较晚,大约在8月才开始。我按照不同阶段设定不同的学习目标来全面提升。8月期间,我专注于肖秀荣的1000题,主攻单项选择,并且通常在每日学习疲惫之时抽出20至30分钟做一些选择题。我会粗略记忆关键知识点,但务必标记错题,红色笔迹最佳,这对于后续复习大有裨益。不必过于追求复习资料的整洁,多做标记是个实用策略。整个8月,我以此方式消化了所有政治内容。
到了10月中旬,我发现政治是我相对擅长的科目,于是开始使用大学教材。我倾向于先稳固基础知识,以此构建个人的知识框架(这种方法因人而异,有些人仅需浏览知识点)。接下来,我使用了风中劲草的核心考点,发现它总结得相当到位。接着,我又详细研究了《肖秀荣1000题》,快速刷完单选和多选,对照解答解析,记住那些我不熟悉的知识点,将其记录在题目旁边或笔记本上(类似错题本,实际上不会占用太多时间)。在这个阶段,正确率并不重要,因为此时对政治的整体理解尚未形成,所以犯错是正常现象。
一般来说,系统的知识点复审需要等大纲解析发布后进行,但去年发布时间较晚,我记得是在9月。因此,在那之前,我阅读了任汝芬的序列一,大概翻阅了两遍,不算太深入,所以进度较快。在所有科目中,哲学部分耗时最长,其他则相对轻松。
大纲解析是最具权威性的参考资料,必须认真对待。直至考研,至少要仔细研读3到4遍。在这过程中,可以穿插做序列一和大纲解析中的多项选择题。由于多选题难度较大,建议对照知识体系来做,以巩固记忆,同时有助于论述题的表述。
考研英语方面:
作文不需要过早看,会忘。十一月一点也不迟。推荐王江涛的红宝书,朱伟的作文预测等等。可以整理各预测的同题材,润色出自己的作文模板,分类整理。千万避开万能模板,因为当大家都万能时,十几秒的阅卷,总是会低分。后期保障专业课基础和政治背诵的情况下,适当动笔写作文,之前的间断练习是小打小闹,最后写一篇就是一篇,字迹笔锋,都要干净整洁。越到后期,时间越宝贵。各种预测综合,之前整理的个人模板,冥冥中,你会感觉到自己也能押到作文了。我准备到了小作文,考试的情绪会变好。张剑的预测卷,也是黄皮的,难度稍微大点,做英语模拟卷主要是为了在规定时间内练练手,难度和真题还是有较大差异的,这时候一定要相信自己。不要被模拟卷的成绩所困扰。
考研专业课方面:
历史综合的复习需有扎实的基础。这意味着你需对全球历史有一个全面的理解,从古代文明到现代国际关系,每一段历史都应该有清晰的时间线和主要事件的把握。对每个时期,我都建议先阅读大部头的历史教科书,构建起宏观框架,再填充细节。
深度阅读是必不可少的。世界史涉及的内容繁多,细节丰富,单纯的记忆难以应对。我选了几本经典的历史专著进行深入阅读,比如汤因比的《历史研究》,麦克尼尔的《世界历史》等,这些书籍能帮助你理解历史背后的深层逻辑和演变规律。
再者,笔记整理也非常重要。我会在阅读过程中做详细的笔记,包括重要的事件、人物、思想,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我还尝试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将知识点可视化,这有助于记忆和理解。
历年真题的训练不可忽视。凭对历年试题的研究,你了解考试的重点和出题模式,也能检验自有的复习效果。每次做完题目后,我都会认真分析错误,找出知识盲区,及时补充。
关注学术动态也很重要。阅读最新的学术论文和期刊,你了解到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学术争论,这对提高分析能力和批判性思维非常有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