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林业大学土木工程考研经验与复习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我把政治的学习分为两个阶段:选择题和大题。12月之前都是选择题,选择题的重要性是历年来大家所公认的。因为12月以后辅导班会押题,你多买点资料使劲背,大家的分数差不了多少。在这种情况下,选择题更是不容小觑,9-11月就是练选择题的。马原选择题的逻辑思维很重要,乍一开始学脑子不会转弯,这就是我说的要跟班学的原因,而且马原的分值是最高的,题目是最难的,就像我们老师说的,只要你把马原学好了,其余都不是问题。剩下的毛概、史纲、思修、时政主要考记忆,这就需要自己下功夫了。
考研数学方面:
在十二月期间,可以尝试不同机构的模拟试题来保持手感,不必太执着于错误率,因为我觉得这些模拟题与真实考试的风格有所不同。所以我建议每周完成一份,确保技能不会生疏。更重要的是复习笔记,尤其是各种题型的解题策略、常见错误和陷阱,要做到非常熟悉,一看到题目就能立即识别出解题步骤和潜在问题。我从十一月中旬开始这样复习,这在实际考试中确实能节省大量时间。对于数学部分,我主要跟随李永乐的教程,强烈推荐。至于数学复习材料,我个人偏好二李的《数学全书》、李永乐的《线性代数》以及《660题》,当然,真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考研英语方面:
单词我英语是从大三下学期开始的,那时决定要考研后,就买了本单词书—红宝书,因为大三下学期还有课,就一边上课一边看。第一遍很痛苦啊,发现大部分都不认识,而且记不住,最后还是硬着头皮看了。第一遍感觉和没看一样啊,个人觉得吧,单词要至少看10遍吧,反正整个考研复习中,学累的时候,就看看单词当做放松了。而且以后会看的越来越快,到后期我可以5天看一遍单词书。现在发现有些人在记单词时,喜欢抄写汉语意思,我个人觉得这个没必要吧。这样有点浪费时间,虽然有个翻译,但是其他的都是阅读,你只要大体读懂就行,而且有些单词是可以根据语境推出来的。阅读;那时也买了本阅读书,星火的阅读100篇,每天做一两篇吧。到后来发现那个阅读和真题有很大差距,因此我觉得的复习还是要以真题为主,什么100篇,200篇的看看就行,看一下文章结构,不用太在意对错。真题;考研英语复习最重要的资料就是真题,这一点也不假。我买的是世纪高教社张剑的黄皮书,做了三遍吧。作文;作文我用的王江涛的高分作文30篇,作文主要是结构和句子。可以背诵一些范文。我就是把上面的30篇范文都背了一遍。然后自己要写几篇,可以总结出一个比较通用的框架,然后让人给润色了一下,这样考场上直接套用就行了。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并掌握基本概念至关重要。结构力学的基础包括静力平衡条件、杆件的变形、应力状态分析等,这些都是后续深入学习的基础。对这些基础概念的理解不能只停留在表面,要深入到能够灵活应用的程度。例如,理解力矩平衡原理不仅要知道如何计算,还要能理解和应用在各种实际问题中。
熟练运用公式和定理是考试的关键。结构力学中的欧拉-伯努利梁方程、圣维南原则、胡克定律等,都是需反复练习和记忆的部分。我会建议大家在理解了公式的物理意义后,凭做题来不断巩固,自己动手推导公式也是一种很好的加深记忆的方式。
再者,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不容忽视。结构力学的应用广泛,无论是桥梁设计还是建筑结构分析,都需能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案。多做一些实际案例分析,或者尝试解决一些实际工程问题,会对学习有很大帮助。
画图和解析能力的提升也是必不可少的。结构力学涉及到大量的受力图、弯矩图、剪力图等绘制,这些都需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细致的观察力。解析这部分,往往需有清晰的逻辑思维和好的数学基础。
我强烈推荐使用教材配合习题集进行学习。教材系统地了解知识点,习题集则帮助你检验自有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我个人比较喜欢用的书是《结构力学教程》和《结构力学习题集》,这两本书的内容覆盖全面,难度适中,对我备考的帮助很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