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资源与环境硕士考研经验与心得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对于政治复习,建议如下:在9月至10月间,结合大纲逐步完成1000题,首次尝试时不直接在题册上标记答案,以便之后能多次重复练习。进入11月,当八套卷和形势与政策发布时,立即开始解答八套卷,并利用闲暇时间深入学习形势与政策。此阶段应持续精进1000题,直至对每个问题都能一眼认出正确选项。到了12月,四套卷一到手,首要任务就是全力背诵。同时,可适量使用蔣五和徐涛的小黄书辅助学习,增加自信。不过,四套卷始终是重中之重。
考研数学方面:
对于数学,我最大的感触就是,一定要注重方法,平时的做题习惯很重要,千万不要注重快,要注重精,说一下我的复习计划,大三下学期由于我们课很多,而且万恶的老师经常性的点名,我用于考研的时间很少,主要就是晚上和周末,下学期我主要看了一遍课本,把课后习题做了一遍,不过现在看来,课后习题没大有不要做,如果你的时间充足,你可以做,如果不充足,你可以只看课本,因为到时候复习全书上的题就够你做的,暑假期间,我就回家呆了六天,暑假是最难熬的,天气很热,而且学校餐厅的饭简直不是给人吃的,坚持住就是胜利,你们可以这段时间开始做全书了,李永乐的,陈文灯的没有什么太大区别,然后九月份主要做了一下李永乐的660题。660题很好,基本上填空选择的题型全都包含了,你把它做透了,多看几遍。十月份开始做模拟题,我主要用的是李永乐的全真模拟400题,这套题很难,做的时候很受打击,不过做完之后,感觉有很大收获,到十一月份开始做真题,这时候做真题感觉就很简单了
考研英语方面:
我本科过了六级,阅读还可以,九月开始准备。一开始朱伟的恋练有词刷了三遍,之后还看看了何凯文的长难句就没了。开始做真题,英语开始做2007-2017年,做了两遍,开始的时候还是进度很慢,后来越来越快。附加做认真的笔记,查漏补缺。做好后,开始英语真题二刷,大概做了两遍,但是没来得及整理。作文最后专项练了,大概半个月吧。最后的英语作文,也是正常趋势,道歉信+漫画。还有,做真题时候不要忘记单词。可以使用手机APP,我用的扇贝。
考研专业课方面:
“普通物理”涵盖了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和原子物理学等多个领域,每个部分都有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应用背景。力学中的牛顿定律、能量动量原理是基础,热学则需理解分子运动论和统计物理的基本概念。电磁学部分,麦克斯韦方程组是核心,要深入理解并能灵活运用。至于光学和原子物理学,则涉及到光的波动性和粒子性,以及量子力学的初步知识。
在复习过程中,我始终坚持“理解为主,记忆为辅”的原则。对每一个物理概念,我都力求从本质上理解它的物理意义,不是简单地死记硬背公式。例如,在学习电磁学时,我会尝试去理解电场和磁场是如何相互作用的,不是单纯它们的计算公式。这样不仅能提高理解和解题的能力,也能使学习过程更为有趣。
做题是检验理解的重要方式。我建议大家选一些经典的习题集进行练习,如费恩曼的《物理学讲义》等。每做完一道题,都要反思自有的思路是否正确,有没有更简洁的方法。定期回顾错题,分析错误原因,是提升的关键。
再者,实验是物理的灵魂。尽管考试可能不会直接考察实验操作,但实验精神和思维方式对理解物理至关重要。阅读一些物理学家的传记,了解他们的实验过程,或者尝试模拟一些简单的实验,加深对物理现象的理解。
团队学习也很重要。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讨论问题,互相激励,既能提高学习效率,又能缓解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