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考研经验与复习注意事项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是我今年考的最糟糕的一科了,可我一直觉得我政治是最好的,这个科目的技巧性是很强的,也存在很大的投入产出不成正比问题,我的方法可能不适合任何人,因为我开始的实在太早,而且用很强的记忆力记住了课本和每一道题,可今年的真题和前几年都不一样,活的厉害,仅靠着扎实的基础或靠着神奇的“蒙”都无法取得高分,说这些并不代表你可以等10月再开始政治的复习,这么和你讲吧,专业课和英语差距并不会拉开,那么如果明年政治偏重基础,那么政治可能是胜负手,所以只要在大进度来得及的情况下,政治复习必须重视。
考研数学方面:
我的复习过程是先把课本看了一遍课后习题做了一遍,先把最基础的知识点掌握了,看完大概是五月底了,然后开始看复习全书,我买的是李永乐王式安的那一版,看全书时不能看完题目立刻看解答,你需要准备一张纸把解答遮住,先自己思考,争取自己把题目给解决了,这个思考过程很重要的。接下来的一个月数学一直做的全书(线代部分没有做)和李永乐的线性代数讲义。大概八月底看完了全书和线代讲义。然后跟着老师上强化课程,在知识体系和解题技巧上有了比较大的突破。然后就大概是九月下旬了,我又把全书看了一遍,这点非常重要,全书上面的题目很经典,得好好体会。最后两个月我就是以真题为主做了少量的模拟题(推荐张宇的)。不得不说真题是最好的复习资料,和最后考试的题目有好多的相似之处,一定要好好做,我做了两遍,大多数都是按着考试时间来做的,寻找考试的感觉,不至于到最后考试时太慌乱。我数学考了一百三,自己还是挺满意的。
考研英语方面:
阅读理解在考研英语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同时也是备考的核心环节。历年真题无疑是考研英语最权威的参考资料,务必充分利用。起初,先准备最近十年的真题集,第一轮主要目的是了解题型,无需深入剖析。第二轮则需分析错误答案,探究其背后的成因,以加深对命题理念的理解。在进入第三轮之前,可参考黄皮书,重点学习典型题目的解答策略。第三轮应关注词汇和各类题目的解析,深入探索出题者的设计思维和试题的迷惑性设置。最后第四轮,要重视句子结构解析及段落间的逻辑关系,掌握常见试题与上下文之间的关联性。
考研专业课方面:
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通常涵盖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网络四个部分。这四者相辅相成,构成了计算机科学的基础框架。
在数据结构中,理解并熟练运用数组、链表、栈、队列、树、图等基本数据结构是关键。要深入理解排序和查找算法,如冒泡、选、插入、快速、归并排序以及二分查找、哈希查找等,并能分析它们的时间复杂度。
计算机组成原理则要求理解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包括CPU、内存、I/O设备的工作方式,以及指令系统、运算器、控制器的设计。重点在于掌握摩尔定律、冯诺依曼架构、流水线技术等内容。
对操作系统,核心内容包括进程管理、内存管理、文件管理和输入输出管理。你需理解多道程序设计、虚拟存储、死锁的概念,以及磁盘调度算法等。
计算机网络主要涉及OSI模型和TCP/IP五层模型,理解每一层的功能和协议至关重要,如TCP、UDP、HTTP、FTP等。要熟悉网络传输的机制,包括IP地址、子网掩码、路由选等。
学习这些知识时,理论结合实践是最好的方法。我建议凭编程练习来加深对数据结构和算法的理解,使用模拟工具或亲手搭建简单的系统模型来理解和学习计算机组成原理和操作系统,对计算机网络,尝试配置实际的网络环境,进行实验验证。
历年真题和模拟试题也是重要的复习资料,凭做题不仅检验学习效果,也能帮助你适应考试的节奏和难度。定期的自我检测和复习,以及和同学的讨论交流,都能有效地巩固知识,提升应试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