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材料与化工硕士考研经验与备考注意事项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真的没什么窍门,就是做客观题,背主观题。正式开始复习政治在10月份了吧,听老师的建议手机上下载了个考研政治还是什么之类的政治客观题库,每章都有好多客观题,这个题库我一共刷了大概有三遍左右。到了11月份市面上模拟卷上市后就买各种模拟卷做模拟卷,蒋五,任四,肖八,还有米鹏等人的模拟卷,大家一定要牢记,政治客观题分数直接影响到你政治分数,因为主观题真的拉不开太多分。我是从11月中开始背主观题的,肖八答案,肖四答案,肖五答案,还有蒋中挺的押题百分百那本书,基本都背过了,最后考试时虽然不都是原题,但是答起来还是没有问题的。另外,再次强调字迹的重要性。
考研数学方面:
我并不否定以题型为中心的学习方法,事实上,我也偶尔采用这种方法,因为我还没能达到无所不能的程度。然而,我个人偏向于一种不同的学习策略,倾向于先深入理解基本概念,再通过归纳题型来巩固知识,以此增强学习效果。对于仅专注于题型本身的学习方式,我并不提倡,甚至认为这是不可取的。举个例子,今年2018年的数学一和三中有一道概率论试题,涉及到“离散型+离散型”随机变量分布,而在之前的复习资料中,通常只涉及“离散+连续”(如2016、17年),“连续+连续”或“最大值、最小值分布”。考试后,我翻阅了许多题型集,没有发现任何一本提到这种特定题型。这不应被视为全新的题型,因为该题的核心依然是我们熟悉的复合随机变量问题,从理论知识的角度看,并未超出课程范围。但从题型角度来看,它却显得与众不同,甚至可以说是超越常规的。如果一本题型书仅仅依赖题型来覆盖所有考点,不仅是降低了考研的标准,也低估了出题老师的智慧。近年来的实际考试题目已经充分证明了这一点。讲到这里,我想你应该已经明白了我的观点。
考研英语方面:
采用我的策略,通常是按题目顺序来阅读,即先读第一个问题,接着仔细阅读第一段以寻找答案,再继续到第二个问题及对应的段落,以此类推,但也要灵活应对特殊情况。对于完形填空,我不建议特别强化训练,因为它所占分数有限。至于翻译,我没有什么秘诀,主要依靠直译和理解。关于作文,我坚持每天清晨背诵王江涛老师的范文,并在当晚临睡前尝试复述默写,同时每天都会积累一些高阶词汇、短语和句子结构,以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考研专业课方面:
高分子化学,它是研究高分子合成反应、机理以及聚合物结构与性能关系的科学。在这部分的学习中,理解并掌握各种聚合方式如自由基聚合、离子聚合、配位聚合等的核心概念至关重要。要深入理解链转移、链终止和链增长的机制,这些都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对高分子的热力学性质,如玻璃化转变温度、结晶度等,也需有清晰的认识。我个人觉得,凭做大量的习题,有效加深对这些理论知识的理解。
高分子物理主要关注高分子的形态、机械性能和流变行为等方面。这部分需能够应用统计力学和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去解析高分子的微观结构与其宏观性能的关系。例如,理解高分子链的柔顺性如何影响其溶液性质,或者如何解释橡胶和塑料在形变时的不同行为。这需一定的数学基础,但不要被公式吓倒,理解背后的物理图像更为重要。我会推荐使用实物模型或动画来帮助理解复杂的三维结构。
在学习方法上,我建议大家首先要建立起系统的知识框架,将各知识点串联起来。凭阅读教材和参考书,深化理解和记忆。定期复习和做题,尤其是历年真题,帮助你检验自有的掌握程度,并适应考试的风格。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尝试去做一些实验,观察并分析结果,这将使理论知识更加扎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