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考研经验与备考注意事项
考研政治方面:
在完成政治考试后,我心中满是自信,主要得益于选择题和论述题的回答相对流畅。回顾整个备考阶段,我对政治科目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在这里分享一下我的学习策略,仅供参考。我与大多数人一样,选择了信赖的肖老师。九月底我才正式启动政治复习,逐步攻克了毛概、历史、思修,随后深入学习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于十九大的内容,我跟随大众的脚步,逐步积累知识点。接下来的日子,我紧跟肖老师的步伐,稳定地做题、记忆。在考前20天,肖八和肖四问世,我几乎每天早晨都会专心背诵。我认为那些声称只靠背肖八肖四就能取得好成绩的人必然有一定基础,否则我还是建议提前开始政治复习,至少要确保它不会拉低你的总分。
考研英语方面:
我觉得第一遍复习阅读的时候一定要把每篇阅读都进行翻译,这一点虽然辛苦但非常重要,很多同学很怵头长难句和翻译题,你如果把真题中的每篇阅读都翻译过一遍,你对那些翻译长难句就会豁然开朗的。另外在做阅读的时候可能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方法,我觉得考研英语可以先看题干(不要看选项),然后去文章中找答案,这样比较快捷准确。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中国语言文学综合”,这是一个涵盖面极广的科目,包括古代汉语、现代汉语、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等多个领域。古代汉语部分,要注重对文言文的理解和翻译,尤其是《诗经》、《楚辞》等经典文献;现代汉语则需掌握语法、词汇、语音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实际运用。中国古代文学,重点在于作家作品的熟悉度,如唐诗、宋词、元曲的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中国现当代文学,理解并分析主要流派和代表性作家的作品,如鲁迅、茅盾、巴金等人的作品。
“中国语言文学基础”则更侧重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这要求不仅要熟读经典,还要能运用所学知识去解读文本,进行批评性思考。例如,你凭对比不同历史时期的语言变化来理解语言发展的规律;或者凭对文学作品的主题、结构、人物塑造等方面的分析,来探讨文学的社会功能和艺术价值。
在学习方法上,我建议采用以下策略:一是系统学习,构建清晰的知识框架,每个领域都要有条理地掌握基本知识点;二是深度阅读,精读经典,理解其中的思想内涵和艺术特色;三是大量练习,凭做题、写作来巩固记忆,提高解题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四是交流讨论,与他人分享学习心得,互相启发,提升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