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日语语言文学考研经验与备考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的备考量其实还是很大的,很多人都说9月之后再准备来得及,我觉得这个因人而异吧,如果你本科的时候马原、毛中特这些课程学习的不错(重要的是理解)并且不是很抵触这门课,或许可以把政治的备考放在新一年大纲解析出来(9月中旬左右)之后,如果你政治毫无基础,个人建议在9月前至少把马原部分弄透,原因是这门课比较晦涩难懂,重在理解,且每年大纲变化不大,提早准备会为后续的备考提供更多的灵活空间,毕竟政治理论这门课还有毛中特、史纲、思修、时政那么多部分呢。有些内容特别是政治经济学的部分不太好用形象的方式表达,这块大家一定别糊弄过去,以自己内心真的弄懂为宜,马原部分的考题基本都是理解,别指望遇见原题。毛中特的学习和时政关系比较大,每年也会因为国家政策有相当部分的调整,建议放在9月之后准备。史纲的老师讲课就是比较搞笑,能把史实的东西当故事讲出来,这门课重点是时间轴要清晰,因为最后出题通常会联系到多个时期,像一些重要会议,重要著作,以及不同时期的土改政策等这些要重点记忆,越是觉得很绕很难的地方越应该下工夫,因为往往这些就是考点,到最后就是分数上的差别。
考研英语方面:
如果基础是不很好,英语复习建议尽早开始。完形填空和新题型。这一部分可以不用太着急开始。十月份我先开始了完形填空专项训练,从1997年-2012年。刚开始错误率很高,大概做了五篇之后,可能找到了做题的感觉,之后做题都是错两三个,基本都在五个以内。新题型的话,总体难度不是很大,做了做历年真题也有些收获。10月中下旬-12月把完形和新题型真题反复做了三遍,这一板块也没有做别的模拟练习。
考研专业课方面:
日语语言与文学是我主要的考试科目之一。这个科目的重点在于深度理解和掌握日语的语言结构、词汇、语法以及日本的文化背景和文学历史。对语言部分,我建议每日坚持大量的阅读和听力训练,凭日文原版书籍、新闻、电影等多元化的资料来提升语言能力。对文学部分,需深入研读经典作品,理解其背后的社会文化含义,并能独立进行批判性思考。我经常做的是,选一部作品,分析其主题、人物塑造、象征手法等,这对我理解文学深层含义有很大帮助。
日语翻译与写作是一个实践性和技巧性都很强的科目。翻译要求既要准确理解原文,又要用目标语言流畅地表达出来,这就需对两种语言有深厚的理解并掌握一定的翻译理论。我通常会选取各种类型的文本进行翻译练习,包括新闻报道、学术论文、小说等,这样提高我的全面翻译能力。至于写作,我强调的是逻辑清晰和表达精准。我会定期写论文,从短篇小说到长篇评论,不断磨练自有的写作技巧。
备考过程中,我也注重了自我调整和时间管理。每个科目我都制定了详细的学习计划,并保持规律的作息,保证每天都有足够的精力投入学习。我也参加了学习小组,与同学们一起讨论问题,互相激励,这对我的学习效果大有裨益。
在浙大的学习过程中,我发现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的结合尤为重要。除了书本上的学习,我还积极参加各类日语演讲比赛、翻译实践活动,这些都大大提升了我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应变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