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政法大学政治经济学考研经验与备考知识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我使用了肖老师的1000题,但仅完成了一次。如果可能的话,推荐你们多次复习,特别是针对错误的部分,要做好标记并不断温习。接下来就是等待肖八、肖四和蒋五的出版,对于选择题,不仅要熟记题干,连同答案也要一并背诵。大题部分要理清思路,确定主旨,然后全力以赴地记忆!十二月份,你可以购买各种预测题来练习,选择题要与基础知识对应,主观题必须不断重复背诵。关键在于,不要一味追求数量,而是要认真处理每一份材料,确保记忆牢固。同一问题不同教师可能会有不同的解答,所以你需要自我整合提炼。掌握答题策略也很重要,例如列出关键得分点。保持每天3小时的学习时间。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先说下教材,我用的是李永乐复习全书+基础过关660题+李永乐线代讲义+张宇真题大全解。复习全书几乎是人手一份。暑假是复习的黄金时间,一定要好好把握!时间节点问题,数学至少复习三轮。第一遍暑假9月之前,数学全书加讲义要过完一遍,中途有特别难懂的不必纠结,做上记号留到第二轮,能做笔记就做笔记,以后复习会有用。第二轮10月之前还是做复习全书和讲义,这一遍要力争每个问题都搞懂,尽量每一题自己用笔算出最后答案。这个过程可以配着其他习题做,张宇1000题或基础660什么的。660是本很神奇的书,我当时没有做完,里面考得东西很概念很基础,可就是不会。第三遍,国庆假期可以开始动真题了,按照老师说的买了30年真题。确实像老师说的,十几年前的题目,改一改十几年后又来考了。但这又花了我一个半月的时间,真题并没有全部吃透,时间不够还是别做30年真题,00年之后的就可以了。早年的卷子里积分类的可以做一做。卷子最好是成套地做,真题最具有权威性,一定要好好研究,至少做两遍。考试前两周如果真题做完了,可以做些别的机构的模拟卷,合工大超越五套卷不错,考试前书店会有卖,如果时间不够,只做真题也可以。然后就是真题模拟,留几份近年的卷子严格按照考试时间模拟考试。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背单词,有很多形形色色的单词书,其实都大同小异,因为考研规定的词汇量是一样的。我当时买的是《考研英语词汇》(正序版),后来跟同学交换乱序版,各背了一遍,单词是整个英语的骨架,没有单词量,阅读无从下手。同时背单词是个很枯燥的过程,只有自己去坚持,其实背单词可以更早(比如大三下学期)就开始。有了一定单词量后,可以试着去做英语真题,初步对真题有一个认识。英语说实话是我准备的最少的,每天就固定做两篇阅读,背点单词。我英语也不是很牛,但英语的成绩还是告诉了我个道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准备越充分,越容易取分。
考研专业课方面:
微观经济学是研究个体经济主体如何做出决策以及这些决策如何影响市场供求关系的学科。基础理论包括供需模型、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市场结构(完全竞争、垄断、寡头等)以及福利经济学等内容。我强烈建议大家深入理解每个概念,尤其是供需理论,它是整个微观经济学的基础。对市场结构的理解,要能灵活应用到实际案例中,这在论述题和案例分析题中非常重要。
宏观经济学则关注整体经济现象,如经济增长、失业、通货膨胀、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等。GDP核算、IS-LM模型、AD-AS模型、菲利普斯曲线等是核心考点。我建议先从宏观经济指标开始,理解它们的含义和计算方式,再构建模型,如IS-LM模型,理解其背后的经济逻辑。对宏观经济政策,不仅要它们的影响,还要理解政策制定的背景和目的。
学习方法上,我推崇“理解为主,记忆为辅”。这两门课程都需深度理解和思考,非简单的死记硬背。我会定期做练习题,凭解题来巩固知识并提高解题速度。我也会阅读相关的经济新闻,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结合,这样既能增加学习兴趣,也能提升对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
历年真题是非常宝贵的资源。凭对真题的研究,你了解学校的出题风格,找出高频考点,有的放矢地复习。模拟考试环境进行练习也是必不可少的,它帮助你在真实的考场环境中保持冷静,提高答题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