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矿业大学(徐州)会计学考研经验与备考要点
考研政治方面:
暑假期间,建议跟班级进度重温课本,并同时尝试完成1000题,尽管我到11月才开始刷,那时还碰上了论文开题等琐事,感到有些焦虑,但重要的是保持冷静,理解深入细致地刷一次和快速刷两三遍效果相差无几。至于大题的记忆,我可以透露我是距离考试仅剩10天才开始的,虽然当时压力山大,但我通过密集背诵最终完成了任务,不仅熟记了徐涛小册子的关键内容,还对肖四的大题要点背诵了两遍。我想强调的是,12月份开始背大题并不算迟,除非你的速度特别慢,初期的重点应放在选择题上,务必确保选择题的准确性。今年的选择题基础性强,而多选题则相对较难。政治大题方面,今年几乎全部命中,但素材大多来自肖四的答案。我个人结合了徐涛的解析和肖四的角度去答题,不确定是否能过线。因此,对于政治学习,必须给予充分的重视。具体的政治复习计划如下:9月至10月,边阅读大纲边做1000题,首次做题时避免直接在题集上书写答案,以便后续多次复刷。11月,八套卷和形势与政策发布后,立即开始练习八套卷,并利用空余时间了解形势与政策。这个阶段持续刷1000题,直至看到题目就能立刻选出答案。到了12月,四套卷出现,首要任务就是背诵。此时也可以做做蒋五,浏览徐涛的小黄书以增加信心。然而,重中之重始终是那四套卷。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这是一定要作最充足的准备花最多时间的。先从基础的开始,我用李永乐的那本,他那书上所附的习题我没做,只是把书过了三遍,每一遍都做上标记,每做一次都要总结错因,总结考点。到最后基础知识差不多时,又复习了一遍,同时做了笔记,把自己还不是很熟练的地方写下来。我觉得,笔记是一定要做的,但是在怎么做就在于你了。不建议第一遍就把各种定义各种不会的题都抄下来,没用。因为那会你还没有掌握。等到强化复习的时候,第二遍过全书,就可以开始做笔记了。
考研英语方面:
只需要使用真实试题作为参考资料就足够了,但关键在于不断归纳整理。英语学习的一大特性就是归纳,不断地归类、总结。思考那些相似词汇常被考察的类别,你记录下来的易混淆词汇本就是应对这类问题的好工具,若还未进行总结,记得及时补充。同时,关注语境中的逻辑关联,哪些词组常常一起出现,以及那些依赖上下文理解的题目,判断其含义是相合还是相悖。做题的同时也要同步进行总结。我在暑假后才开始专注阅读部分,完成了97年至04年的阅读练习一次,而05年至20年的则重复做了三次。刚开始,我每天专注于一篇文章,首次限时完成,后续则深入研读,重点是翻译句子和解析句型结构,最后再深入剖析每个选项。到了第二轮和第三轮,效率会显著提高。
考研专业课方面:
会计学的基础知识是核心。理解和掌握会计的基本概念,如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和费用等,以及会计恒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是整个会计学的基石。对会计分录的编写,要熟练运用借贷记账法,理解每一笔交易如何影响公司的财务状况。
财务报表分析是另一个重要部分。需深入研究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理解它们的构成及相互关系,学会凭这些报表分析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财务健康程度。尤其要关注比率分析,如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负债率等,这些都是评估企业偿债能力和盈利能力的重要工具。
再者,成本会计和管理会计也是考试的重点。成本计算方法,如完全成本法、变动成本法,以及预算编制、决策分析等管理会计内容,都需有深入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这部分内容不仅需理论知识,更需凭案例分析来提升实际操作技能。
会计准则和法规知识也不可忽视。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和相关法律法规是判断和处理会计问题的依据,了解其最新动态和变化,能帮助在复杂情况下做出正确的会计处理。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理解和记忆相结合是非常有效的。对每个知识点,先理解其背后的逻辑和意义,凭做题和案例分析来加深记忆。定期复习和总结,构建自有的知识框架,能够更好地巩固所学。
在这个过程中,我也借助了各种资源,包括教科书、辅导资料、在线课程,甚至参与模拟实习,全方位提升自己。每个人的学习方式可能不同,关键是找到适合自有的方法,保持持续的学习动力和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