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财经大学心理学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导
考研政治方面:
主观题的重点是:条理清晰,稳中出新。很多人都说考研政治肖秀荣押中了不少题,我也看到很多同学说按照肖秀荣给的答案答了,但成绩并不那么理想。我想说的是,政治考试,并不完全考察的是同学背诵的能力,它同样也在考察同学们对国家大事,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对我们国家实行的政策究竟有没有自己的看法,对国际时事有没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我有很多一起参加考研的同学,看到大家的政治成绩之后,也印证了我的这一看法。政治考试中拿到高分的,不仅仅要会背,更要会想。单纯按押题答案背,在北京这种反押题的地区,只会得到一个‘还不错“的分数,想要高分取胜,个人观点就显得无比重要。
考研英语方面:
我采用了一种较为朴实无华的方式来学习英语。去年暑假,我开始正式复习,购入一本由郭崇兴编写的单词书,尽管书名已模糊,但记忆中它是根据考研出现频率排序,并配以真实试题例句,这对我非常有用。每天,我会投入整整半天来专注英语,直至考研前夕。那些我不熟悉的词汇,我全都抄在A4纸上,每个词后还附带了一个例句。通过持续的滚动复习,每天大约两小时,到十月份时我已经背诵了五遍左右。之后,虽然减少了背单词的强度,但我仍然每天保持接触。剩余的一个多小时,我用来做历年真题的阅读部分,一次完成一年的四篇文章,随后仔细剖析。到了十月,所有题目都已完成。接着开始了第二轮,重点放在阅读理解上。我逐字逐句翻译每一年的阅读,记录在笔记本上,然后与张剑黄皮书的官方译文对比,这种方法让我在提高翻译技能的同时,也能深入理解每个句子,确保没有遗漏任何知识点。同时,我也分析了每一个选项,将十年考研的所有选项按照不同题型分类,如主旨题、观点题、细节题等,记录在本子上并加上我的理解和总结,以此探索各种题型的规律。对于英语阅读,深入总结至关重要,因为某种程度上,阅读能力更多地取决于解题技巧。这样的速度下,我大约两天处理完一篇文章。十二月初,我开始准备作文,采用了回译法,先将原文翻译成中文,再用自己的中文版本翻译成英文,与原文比较,差距明显,使我深刻认识到原文中的精彩表达。我记下了觉得优秀的句子。到了十二月中旬,为了适应考试时间,我调整了学习计划,改为下午学习英语。语言学习最终依赖语感,因此在最后一月里,我每天都会大声朗读,包括阅读和作文,持续一个多小时。同时,我也定期练习写作,利用张剑正版模拟题中附赠的仿真答题卡,印制了十几份,每隔一天写一篇作文,熟悉布局和篇幅要求。其实,开篇和结尾可以使用模板,基本内容不变。最后十五天,我开始做张剑的模拟题,分数并不关键,关键是掌握时间分配和找到应试状态。在整个过程中,我没有忽视新题型、完型填空和翻译,也会一并查看和总结,只是没有像阅读那样投入大量时间。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并掌握心理学的基础理论至关重要。这包括经典的心理学流派,如行为主义、认知主义、精神分析等,以及各个领域的基础知识,如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等。这些理论构成了心理学的骨架,是理解和解决问题的基础。我会建议每天都抽出一段时间,阅读教科书或相关文献,深入理解每个理论的核心观点,并尝试用它们去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实验设计与统计分析是心理学的重要工具。你需熟悉基本的实验设计类型,如单因素实验、双因素实验,以及相关的统计方法,如t检验、ANOVA、回归分析等。理解这些工具如何帮助验证假设,是提高研究能力的关键。我会推荐使用SPSS等软件进行实际操作,凭实践来巩固理论知识。
再者,临床心理学和心理咨询的内容也不可忽视。这部分涉及到个体心理健康问题的识别、评估和干预,需理解和记忆大量的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法。我会建议结合案例进行学习,这样能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持续关注心理学的新进展也是必要的。定期阅读学术期刊,了解最新的研究成果和理论动态,提升学科敏感度和批判性思维。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有效的笔记和复习是非常重要的。我会将每堂课的重点整理成笔记,定期回顾,以加深记忆。我会尽量把理论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凭讨论和反思来深化理解。模拟试题的练习也必不可少,它帮助你适应考试的节奏和题型,发现自有的弱点并及时弥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