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师范大学学科教学硕士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导
考研政治方面:
我对政治课程没什么兴趣,因此经常缺席,但我会在空闲时阅读报纸和新闻,保持对时事的关注。我从9月份大纲解析发布后才开始复习政治,主要参考资料是大纲解析以及强化辅导班的材料。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不选择任汝芬系列书籍,实际上,虽然我确实浏览过那些书,但我认为对于我这样的新手来说,无需在这上面投入过多精力。我认为应该将大量时间集中在能提升分数的优势科目上,而对于不太擅长的政治科目,只需适度学习,避免成为负担。大纲解析全文字的特性虽无明显重点,但却适合我边读边做标记的习惯,我倾向于在书上记录个人理解和思考,这样有助于理解各个章节的架构,更好地构建知识框架,以个人化的视角来复习,我认为这才是关键。同时结合强化班教师强调的重点考点,可以使我在全面复习的同时,有针对性地进行准备。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最重要的就是真题.你不能单纯的把真题当做题.而应该把他当做一本值得研究的书.书上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要好好研究过去.包括阅读题的问题和选项都是这样.每一遍做都要研究为什么选这个?在文中找到依据么?为什么不选这个?我到后期第三遍做真题以后就从应试的角度整理的很多东西.包括文章容易出题的点有哪些?比如有主旨啊例子啊转折啊某人观点啊等等.正确选项有什么特点?错误选项喜欢怎么个错法?真题的文章结构有什么特点?审题要注意什么东西?光阅读就总结好多张纸了.还有翻译啊作文啊都很很多可以总结的东西,比如翻译常考的词?翻译常出现的句型?被动句怎么翻译?否定的翻译有哪些情况?各种情况的出现的标志是什么?等等可能这些东西很多书上都有.但我坚持认为书上的东西不是你自己的.看进去以后或者你自己得出的才是你自己的,我自己总结的这些东西,在我复习考研英语的过程中很受用.但是这些总结的前提就是你已经深入研究过真题了,记住是研究而不是单纯的做完真题.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教育综合”,这门科目涵盖了教育学原理、教育心理学、教育法等多个领域。理解和掌握教育的基本理念和理论框架是关键。我建议先从教原入手,理解教育的本质和社会功能,再深入到教育心理学,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和行为。不要忽视教育法规,它会帮助你形成合法合规的教学观念。在复习过程中,我会定期整理思维导图,将知识点串联起来,以便于记忆和理解。做历年真题和模拟题也是提升应试能力的有效方式。
“地理教学论”是一门结合地理学科知识和教学实践的课程。你需对地理基础知识有扎实的理解,理解如何将这些知识融入到教学实践中。我花了大量时间阅读经典的地理教材,凭理解地理事物的成因和发展规律,深化我对地理知识的认识。我研究了多种教学模式和方法,比如探究式教学、案例教学等,思考如何在课堂上有效地运用。我还参与了一些模拟教学活动,实际操作提高了我的教学技能。
在学习这两门科目时,我发现跨学科的融合非常重要。例如,将教育心理学中的学习动机理论应用到地理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持续的反思和批判性思维也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关键。每次学习完新的知识后,我都会尝试去分析其背后的意义,质疑并挑战现有的观念,这样既能深化理解,也能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