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光学工程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教训的第一点,就是政治这科,其实基本上都是可以答完的,自己之前做下模拟题基本上就知道时间的分配了,千万别慌。仔细答,考试不是看你懂多少,而是发挥出多少。还有答题的时候一定看好题号再答。政治本人今年不高不低。政治的书籍,我用的是高教版的红宝书,肖秀荣1000题,风中劲草核心笔记,肖秀荣的形式与政策,肖秀荣八套卷和四套卷。我是从九月份开始看政治的,在九十月份,就是看红宝书配合1000题,看了两遍,这时要看得细,主要记忆选择题的考点。十一月份开始看风中劲草,这时就可以背诵了,风中劲草背了两遍。还有形式与政策可以开始看了,对热点问题要注意记忆。十二月份,主要就是八套卷和四套卷了,大题一定要背熟,今年考了很多这上面的。另外要关注形势与政策没有写的时事,因为形式与政策是十月份出的,十一十二月份的时事就要自己补充了。今年选择题基本都跟时事息息相关,好像很多出自习大大的讲话稿,有时间大家可以看看。政治需要长时间的学习,千万不要因为不喜欢,前期就放弃它,这会大大占用你后期背诵专业课知识点的宝贵时间。
考研数学方面:
一直对数学感兴趣,数学成绩也一直挺好,本科学的金融,数学上数学分析啥的,整个大学过去,唯一值得骄傲的就是所有数学都是满绩点。数学这块我用的参考书是李永乐的三套装:复习全书分阶训练、660题、真题。每天三个半小时复习时间按部就班的来,等到各种套卷出来可以选择的做。我当时除了这三套装,还做了张宇最后八套卷,最后四套卷,然后就差不多考试了。针对数学错题,我建议做题做倦了的时候拿出来看,类似题不会做时候拿出来看。然后就是做660题,这本资料主要用来练选择和填空,题目也比较难。考查的内容很深很细,如果时间不够可以不做。
考研英语方面:
我一直对英语颇有信心,因此备考阶段我没有进行大规模的复习,只是每天坚持在扇贝上学习一百到二百个新词,并且完成两篇阅读练习。我不觉得需要过分担忧复习进度,关键在于保持每天都与英语接触。对于阅读部分,我购买了历年的真题集,没有特别挑选,随便选了几套来做,反复练了两三遍。此外,我还尝试了张剑老师的阅读题集(黄色封面那本)以及星火出版的150篇阅读理解,但感觉效果平平。接近考试时,我选购了《大纲配套阅读理解30天30篇》,每天安排1-2篇文章来读。然而,关于写作,我真的不建议大家效仿我。我是到了备考后期才意识到每天背诵作文的必要性。实际上,临时抱佛脚背作文是没有什么实质帮助的,仍然难以写出好文章。所以,从一开始就要每天关注作文,我个人推荐王江涛的作文书,当你背诵到一定程度后,就应该尝试自己动手写作了。
考研专业课方面:
光学的基础知识是必须牢固掌握的。这包括光的基本性质,如直线传播、反射、折射、干涉、衍射和偏振等现象。对这些基本概念的理解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要凭实验和实例来深化理解。例如,凭杨氏双缝干涉实验理解光的波动性,或者凭菲涅尔公式理解光的反射和折射。傅立叶光学也是光学的重要部分,需理解和掌握傅立叶变换在光学系统中的应用。
深入理解电磁场理论和量子光学也是关键。电磁场理论帮助从更深层次理解光的行为,量子光学则揭示了光的粒子性,这两者都是现代光学研究的基础。对这部分,建议阅读一些经典的教材,比如Jackson的经典电磁学和Mandel & Wolf的《光学》。
再者,光学工程涉及到的实际应用也需关注。例如光纤通信、激光技术、光电探测器等,这些都是光学工程的重要领域。这部分的学习不仅需理解原理,还要了解其在实际中的应用,凭阅读相关论文或研究报告来拓宽视野。
学习方法上,我认为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相结合是最有效的。理论学习需深入理解并能灵活运用,实践操作加深理解和记忆。尝试自己设计一些小实验,模拟光学现象,这样既能锻炼动手能力,也能提升理解力。做题和复习也很重要,凭解答历年真题,你了解到考试的重点和出题方式,这对考试很有帮助。
团队学习和讨论也非常有益。找几个志同道合的同学一起复习,互相答疑解惑,共同进步。有机会,参与一些研究项目或者学术讨论会,能够你接触到最新的研究成果,扩大知识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