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桥梁与隧道工程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我认为提纲具有极高的价值。《风中劲草》是一本极为经典的教材,务必专心研读。我在最终的复习阶段选择了肖秀荣的书来背诵,相信选用其他资料也不会有太大差异。为了冲刺,我专注于做大量模拟题的选择题,以找出知识盲点。不断回顾《风中劲草》中的知识点,对不懂的部分反复记忆。在肖4发布之前,重点是攻克选择题。肖8侧重于选择题,而肖4则偏重大题。对于政治学习,总结起来就是一个字——背!至于主观题,主要依据的是肖秀荣的四套题和任汝芬的四套题。当然,后期我发现无论是专业课还是政治,都需要大量背诵,尽管有时感觉记忆力有些吃力,但依然全力以赴地去记。
考研数学方面:
自我感觉在数学方面还算得心应手,投入的时间相对较少。四月份我就开始研读教材,到了暑假,复习进度格外高效。对于课后练习,我会挑选部分题目来做,并非全部完成。五月份进入复习全书阶段,做完一轮后,我发现有些错误本可避免,有些则是我真的不懂,于是做了标记,并在第二次复习时专注于解决那些难题。七月份,我回顾之前的笔记,自我提炼了数学知识,以构建一个明确的解题思维框架,这样在面对问题时能更清晰地理解其考查点。八月份我开始刷历年真题,某些年的题目颇具挑战性,我用了一个月才完成第一轮,感觉不尽如人意,于是又重做了一遍,并深入探究各年试题的模式,自己进行了归纳总结。十一月份,我购买了模拟题,难度较大,我建议尝试,但不必太在意正确率,关键是要理解解题策略。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的话我觉得就两个字真题!真题!真题!到了这个阶段单词应该已经背了一两遍了吧,真题也应该做了不少,但是尤其是英语真题是要一直做的,对于英语来说,不到上英语考场,手中的单词书就不能放下,背会单词是读懂英语的基础,然后就是仔仔细细“研究”真题,为什么说叫研究真题呢?因为不能只看了答案知道了选项,更要知道这个选项是怎么来的,要从文中找出对应的关键句。这样做刚开始会很难,但一旦你形成习惯就会发现这样带来的效果是非常好的!
考研专业课方面:
结构力学是土木工程的基础课程,它主要研究的是结构在各种荷载作用下的变形和稳定性问题。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是首要的关键。比如,力矩、弯矩、剪力、轴力等基本物理量,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平衡方程、剪力图和弯矩图的绘制等,这些都是基础中的基础,必须熟练掌握。
要深入理解结构分析的方法,包括静定和超静定结构的求解。静定结构的解决通常基于力法和位移法,超静定结构则需借助影响线、虚功原理等高级方法。这些都需凭大量的练习来熟悉和掌握,因理论知识的运用往往需实践来检验。
再者,对结构力学的动态问题,例如振动理论,要了解自由振动、强迫振动的基本概念,掌握阻尼、频率、振型等关键参数的计算,对动力荷载下结构的响应有深刻的理解。这部分的内容相对抽象,需结合实际案例进行理解和记忆。
结构稳定性和极限状态的问题也是考试的重点。要学会判断结构是否处于临界状态,理解屈曲的概念,并能计算临界荷载。对极限状态,需理解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使用极限状态的区别,以及如何进行安全性评估。
在复习过程中,我建议大家多做题,尤其是历年真题。凭题目更好地理解知识点的应用,也能帮助找到自有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进行强化。利用模型构建和实物实验加深理解也是非常有效的学习方式。
我个人觉得,结构力学的学习并不仅仅是公式和计算,更重要的是培养工程思维,理解和应用力学原理去解决实际问题。所以,理论学习的,也要注重实践操作,这样真正将知识转化为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