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考研经验与复习要点
考研政治方面:
对于政治,我是9月份开始的,买了肖秀荣三件套,刚开始看的是精讲精练,后来出了红宝书,就看红宝书了。我也没什么特别的经验,当时背书背的闲麻烦,又因为自己做过思维导图,然后就开始了把肖1000题上的题目变成思维导图之旅。从大约10月份,一直做到了考试前夕,现在想想都是泪啊,光打字就打的手疼。早知道就不做了。当然,效果还是可以的。用导图搞定选择题之后,考试前2,3周,就开始背大题,背肖4。大家背的时候不要全背,就背背大概就行(1。。。2。。。3。。)。
考研数学方面:
我对数学有着深厚的兴趣,总感觉自己有许多想法要表达。尽管我在大学攻读的是一门工程学位,但我的专业领域更偏向于艺术。然而,即便如此,我的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和电路理论等科目成绩都轻松超过了90分,这让我深信即使没有深入研究,我也具备一定的基础。早在三月,我就已经开始自学数学,初期我依靠李永乐的全套资料并结合教科书,逐渐理解了许多概念。接着,我一直钻研李永乐的全解书籍直到五月,那时我已经觉得自己掌握了不少知识。六月到七月间,我完成了李永乐全书的所有习题。在这个自我探索的过程中,我还亲手整理了一本笔记,不仅排版整洁,还抄写了重要内容,并对难以理解的部分反复研读全解书以加深理解。九月起,我开始动手做李永乐全书的题目,不再是仅仅阅读,而是力求亲自解答。即使一开始只能正确完成70%,我并不急于求成,转而开始接触真题,因为我意识到是练习量不足导致我对概念的理解不够透彻。进入十月,我开始专注于真题演练,使用张宇的真题大全解。起初,我按知识点逐步攻克,进度较慢但大部分都能解决。之后,我改为按套卷形式进行,此时我能确保选择题和填空题最多只错一题,且答题速度明显提升。不过,在这段时间,我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能够计算出大题的答案,尤其是极限等题目,但在书写解题步骤上有所欠缺。于是,在十月至十二月的三个月里,我持续通过真题训练和参考个人笔记,同时整理错题,这样的复习策略已足以使我准备充分。
考研英语方面:
我英语基础还不错,我是按着自己的做题模式去做,方法很多,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英语阅读是重头戏,得阅读者得天下。词汇要拓展,语法要学习,如果分析不了句子,理解更从何而谈。英语作文要提前练习,不要都寄希望于冲刺阶段,到时候会很紧张。之前轻松地多做一些,冲刺阶段的压力就小一些。英语模板很重要,是作文的骨架。要多看范文,从中吸收较好的又较适合自己的结构和句子,最终形成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模板。句式要多变幻,要在有限的时间和有限的字数里充分卖弄你的写作技巧,尽量避开频繁使用的句子,给阅卷老师制造新颖的假象,对你的分数有好处。
考研专业课方面:
电路理论是基础中的基础。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电路定律,如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这是第一步。你需能够熟练地运用这些定律解决各种电路问题,包括直流电路、交流电路、动态电路等。理解并应用网络定理,如叠加定理、戴维宁定理和诺顿定理,也是必不可少的。对复杂的电路分析,我会推荐使用MATLAB进行仿真,这不仅帮助你验证计算结果,也能你更直观地理解电路的工作原理。
信号与系统的深入学习需对连续时间和离散时间信号有清晰的认识。傅立叶变换和拉普拉斯变换是解析和分析线性时不变系统的主要工具。特别要重视Z变换的理解,因在数字信号处理中,它至关重要。系统的时间域和频率域分析,稳定性判断以及系统函数的极点零点分布,都是需重点掌握的知识点。这部分理论相对抽象,建议多做练习题来加深理解。
学习这两门课程,我认为最重要的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除了看书和听课,动手做实验和解决实际问题能极大地提升理解力。例如,你尝试搭建一些简单的电路模型,凭实验去感受电流的流动和电压的变化。对信号与系统,你设计一些滤波器,模拟信号的处理过程。
定期复习和自我测试也很关键。我会定期回顾学过的知识点,并做一些模拟试题,这有助于巩固记忆,提高解题速度。遇到不懂的问题,及时查阅资料或者与同学讨论,这样不仅能解决问题,还能锻炼独立思考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