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每天早晨投入一个半小时研读政治。逐章浏览教学大纲,并同步完成一章的肖秀荣1000题,但避免直接在书上标记答案,因为需要重复练习。直到十月,第一轮学习结束,接着开始第二轮,不必过于焦虑记忆问题,因为大部分人都难以一次记住。直至考试,大纲大致会过两遍,而肖1000题则会完成三遍。十二月时,回顾一遍错题。首年尝试了风中劲草的习题集,但觉得效果一般,实际上,尽管肖1000题较为基础,却涵盖了关键知识点。掌握这些基础知识,拿到70分是有可能的。十二月,市场上会出现最后几套模拟试卷,它们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务必去做且要熟记。前期的复习主要针对选择题部分,对于主观题不必太过忧虑,只需在考前挑20天20题,肖4,任4,蒋5等资料中的两三套进行背诵,应可应对自如。
考研数学方面:
近几年考研数学趋向弱化技巧,强化计算量,所以在复习中我们要提高自己的计算能力,做题速度和准确度是很重要的。每天做题至少3个小时,错题集也要做好,在考研期间可以不断的回补。基本的复习策略是先将知识点精炼复习后,强化积分、极限等重要知识点,阶段复习,此期间可以做全书,做阶段练习题,比如1000题等资料。在强化复习的同时可以做历年的真题练习,但是要保留近10年的真题来做全套计时模拟,最好选在上午,限时3小时,建议每次都要提前20分钟做完,这样才能保证考试万无一失。真题做完也要再复习几遍,做到无死角的复习,熟练各种题型。强化阶段最迟拖到9月中旬,但能不拖就不要拖了,直接开学就进入数学的冲刺吧。
考研英语方面:
我没有专门去买单词书背单词,因为我觉得对我不适用,记了就会忘。对于单词关,个人认为还是在阅读中攻克吧。英语真题我从1997年开始做的,这个是因为考研班老师让这样做得,我们发的有资料,所以我们可以这样,对于没有资料的同学我建议你们最好找找那几年的,真题按着年份倒着来做,先做阅读,一定要反反复复做,把每篇文章中的生单词都要汇总,熟记。其实考研高频词汇也没有多少,历年真题中都会有重复,所以我才建议在阅读中攻克单词关。作文是一个需要大量输入才能见到成效的项目。我采取的方式就是背而且背写历年真题的范文,然后自己练习一些主题作文。一定要自己动手写,写出来才发现自己的问题。
考研专业课方面:
环境毒理学是一门深入研究化学物质对生物体(特别是人类)产生毒性效应的学科。理解其核心在于掌握毒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以及这些过程如何影响毒性的表达。在复习中,我建议重点关注各类污染物的毒性机制,如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等,并结合实际案例来加深理解。毒理学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也是考试的重点,需熟练掌握基本的统计方法和实验设计原理。
环境工程微生物则涉及到微生物在环境污染治理中的作用,包括微生物的生理生化特性、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的关系等。在学习过程中,我特别注重了微生物的分类、功能及它们在污水处理、固废处理等环保技术中的应用。理解并常见的微生物种类和他们的功能,例如硝化菌、反硝化菌等,这对理解和解答问题至关重要。微生物生态学的知识也非常重要,比如微生态系统平衡、微生物间的相互作用等。
在学习方法上,我强调理论联系实践。除了教材,我还阅读了大量的科研论文,凭实际案例来深化理论知识的理解。定期做题和模拟测试也是提高解题能力的有效方式。对复杂的问题,我会尝试用图表或者流程图的方式来整理思路,这不仅有助于记忆,也能帮助形成清晰的逻辑框架。
讨论和小组学习也很有帮助。与同学一起探讨难题,激发思考,发现新的视角。教师的指导也不可忽视,他们能提供专业的见解,指出可能忽视的重要知识点。
保持好的心态和规律的生活习惯也是成功的关键。考研是一个漫长且充满挑战的过程,合理的时间管理和自我调适能力将使你在学习之路上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