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工商管理考研经验与复习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我的政治复习不太系统,红宝书断断续续从9月30日一直看到12月14日才看完第一遍……好在高中学的文科,底子还是有的。但后来看得挺辛苦,建议大家对政治不可掉以轻心,但也不必太早复习,基础差的同学可以暑假就开始看,基础好一点的同学9月开始也行,重在每天坚持复习,保持进度,多看几遍,充分准备。 自己复习红宝书,一般是晚上看一两个小时。初期有做《肖秀荣的1000题》,后来感觉题量太大,已经跟不上看书的进度了,再加上我的重心始终放在专业课和英语上面,所以也就没怎么做了。 看红宝书的过程中有带着看《草劲中风》(倒过来念),这本资料提炼得还是很不错的,看完红宝书读了一遍《草劲中风》(倒过来念)上的部分重点章节。最后考前的二十多天,做了肖四任四,背了肖四所有的大题,最后考试时的确用到了不少哦。
考研数学方面:
尽管我在数学考试中并未取得理想的分数,未达个人期望,但我仍想分享一下我的学习方法,或许能给你们一些启示。首要一点,保持良好的心态至关重要。我就是因为太过焦虑,在考前一天晚上无法入睡,第二天精神恍惚,直接影响了我的表现。其次,日常的积累不容忽视。我们要坚信数学的进步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初期,我会仔细研读复习资料,深入理解每个概念。开始时,可能会感到很多困惑,这很正常,除非你是天才,否则大多数人都会有这样的经历。关键是要持续阅读,用心思考,多遍阅读全书,每次都会带来新的领悟。在此过程中,交错做一些题目。反复阅读全书并配合练习册,碰到难题就深入思考,然后再回看全书。如此循环,某一天你会发现自己的理解有了质的飞跃。从此,重点转向大量做题,每隔一段时间重读全书,你会发现自己的进步显著。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真题的重要性不用强调了吧,考前请保证刷四遍及以上,阅读里每个单词懂不懂,每个选项是不是事出有因,写作十年内的都要自己会套模板写一遍,并不是考前一个星期套套写作万能模板就可以。英语学习不能靠突击,必须贯穿备考全程,时刻不能懈怠。这是我准备的最早的一科,大概从四月初开始,正式复习之前我先找来去年的英语真题做了一下练手,一方面能摸清自己的水平,方便有针对性的制定复习计划,另一方面也能熟悉考研的题型以及难度。我在英语上花的时间很多,对于每篇阅读真题基本上都是走翻译分析做笔记背诵或读熟的路子,把每个题型的做题关键点找到,我觉得题型总结特别重要,我对真题全面分析,作了详细笔记,在10月之前全是阅读,之后开始了翻译,翻译每天都做两个,不求多,持续做找感觉,每天做两个,只做真题就行我做了94到11的真题,每个翻译都得把结构分析请对着,新题型在11月开始做的,必须得尽力拿全分,找题眼,通过关键词分析前后逻辑关系通过逻辑关系做题很管用,完型就最后做了几篇,分析了一下,对我而言一般靠语感。进入12月就一个星期一套完整的真题在之前把近两年的真题留下来了。单词我是背了,因为46级时我都背单词了,所以我考研也没列外。作文自己整理的模版,感觉很有用,在平时做阅读时把认为能用得上的句子着力背一些,最后在考研上也会有一些模版,可以借鉴改一下。小作文审好题,基本上是考平时准备的格式模版。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管理学的基础理论至关重要。现代管理学涵盖广泛,包括决策理论、组织行为、运营管理、战略管理等多个领域。对这些基础理论,你需深入理解并能够灵活应用。比如,了解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以及麦格雷戈的人性假设等,这些都是构建你管理思维的基石。
关注实践案例。管理学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理论与实际结合真正领悟其精髓。你凭阅读企业管理的案例,分析企业的决策过程,尝试用所学理论去解释这些现象。例如,如何运用SWOT分析评估企业环境,或者如何利用平衡计分卡进行绩效评估,都是提升理解和应用的好方式。
再者,掌握研究方法也是必要的。现代管理学中,定量和定性的研究方法如问卷调查、深度访谈、实验设计等,都会在学习和未来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理解每种方法的适用场景、优缺点,并能熟练运用,将使你在答题时更有深度和广度。
持续跟踪学术前沿。管理学是一个不断发展和更新的学科,新的理论和观点不断涌现。定期阅读相关的学术期刊,参加学术讲座或研讨会,能帮助你保持对最新理论动态的敏感度。
在复习阶段,我建议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确保每个知识点都能得到充分的复习。做题和模拟考试也很重要,这能帮助你熟悉考试形式,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率。找到一个学习小组或者导师,他们的反馈和指导会大大提升学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