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信息与通信工程考研经验与复习注意事项
考研政治方面:
好像在十一月左右我开始了政治理论的复习(尽管我不推荐这种安排),那时候我一边研读精讲精练,一边几乎完成了1000题。关键在于掌握基本知识点,但坦白说,我发现自己连基础知识都没能牢固掌握。短时间内消化这么多内容显然不现实,我意识到我的方法存在问题,我只是急于完成任务,关注大体框架,却忽略了具体细节。做肖四肖八时,我依赖模糊的记忆和一点点机智,选择题成绩还算过得去,我就误以为自己水平不错,实际上远远不够。主要原因就是起步太迟,我强烈建议你们尽早开始,最好从暑假就开始准备!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要温习并搞懂知识点的,所以你发现某些题错误的频率较高就可以回头再去理解那些知识点。总之,做题不是单纯为了做题,关键是为了理解课本上的知识点。总结起来有几点,视频不离眼,目标不离心,笔记时时记,题不离手,公式概念不离口。
考研英语方面:
真实的试题,重要的事情说三遍!考试结束后,核对了答案,我觉得英语成绩应该不错,即使没达到我个人的期望,但也绝对与我的付出相符。总计,我一共深度研习了六遍历年真题。初次接触时,我专注于阅读部分,每天处理1-2篇文章,随机选取,精细研读,每篇大约耗时10分钟完成,然后用20分钟来仔细校对。接下来的几次,主要是填补知识漏洞,揣摩真题的命题思路。考研英语有一个规律,对于做错的题目,通常有两种原因,一是词汇理解不足,二是理解偏颇,而后者一旦出现,以后很可能重复犯错。针对前者,可以通过背诵单词来解决,我推荐采用杨鹏在《17天搞定GRE单词》中提出的方法;至于后者,则需要强迫自己去领会出题人的思维逻辑。提前开始复习的同学可以从词汇入手,之后再借助真题来强化记忆。最后的半个月,要集中火力攻克作文和Part B部分。
考研专业课方面:
"信号与系统"主要研究的是信号的产生、传输、处理以及系统对信号的影响。你需深入理解各种基本信号类型,如连续时间信号和离散时间信号,周期性和非周期性信号等。这些基础知识会贯穿整个课程,务必扎实掌握。
系统的分析是学习的核心。线性时不变系统(LTI)的概念及其性质,如卷积运算,是非常重要的。卷积不仅在解决系统响应问题中起到关键作用,也是求解控制系统、滤波器设计等问题的基础。要熟练运用傅立叶变换和拉普拉斯变换来分析系统特性,这对理解和设计通信系统至关重要。
再者,Z变换在离散时间信号处理中的应用也需重点关注。它帮助处理数字信号,并在数字滤波器设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系统的稳定性分析,包括Routh-Hurwitz判据,也是考研常考点。
在学习过程中,理论结合实践是最好的方式。尝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比如凭编程模拟信号处理过程,或者分析真实通信系统的工作机制,都能加深你对概念的理解。多做习题,尤其是历年真题,能有效提高解题能力。
我个人推荐使用像Oppenheim的《信号与系统》这样的经典教材,配合Proakis的《数字信号处理》进行深入学习。网上的教学视频和讲解也能提供额外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