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大学电子信息硕士考研经验与复习注意事项
考研政治方面:
拥有扎实的政治基础,所以我相对较晚启动政治复习。我购置了肖秀荣的历年真题、形势与政策、肖八、肖四,还有风中劲草和徐之明的政治知识图鉴。如果你在高中阶段就对政治有所掌握,我不推荐过早开始复习。我自己是在九月浏览了一遍真题,然后到十月底才正式开始背诵。对于理科背景的学生来说,七月开始复习也是足够的,每天不需要投入太多时间。此外,我觉得做政治模拟题是有用的,但不必过于依赖。模拟题的主要价值在于帮助巩固细节记忆,而找到答题的感觉还是要靠真题,特别是选择题部分。政治选择题往往紧密关联时事,回顾历年真题你会发现,重大政策有着连续性,很多选项实际上是对不同时间段相关政策的不同表述或其演变结果。
考研数学方面:
我数学不好,先是看书打基础,然后做36讲上面对应的题目,等基础课结束了就买了1000题,然后开始强化复习,主要是专题突破,总结了很多技巧和方法,我都记在了笔记本上以便日后复习,然后做1000题。但是一定要交叉做题,比如在看线代书时也要做一定量的高数。第二遍是从9月到10月底,除了上课,重复第一遍的过程,但这一遍要注意的是,不要走过场,不要自己感觉会就不动手,而且要把公示尽量的记全,平时想到就要默写一下,想不起来就要及时翻笔记,长此以往,效果非常显著。这一遍也要做标记,以前不会的现在会了的、忘记了的、想到新的方法的都要标记。
考研英语方面:
可能好多人不太重视完形填空,觉得性价比不是很高,花费了很多时间,但是最后考出来的分数可能不太好,因为完形填空分值10分却有20个空。但是,完形填空其实很有章法可寻,每年的答案分布也比较平均,并且解题方面也有很多技巧。一般来讲就自己通读一遍,把能够确定的答案先选上,比较好选的选项一般是连词那里,只需要搞明白前后的逻辑关系就可以做出选择了;再做第二遍把答案继续选出来一些,第二遍可以尽可能快一点,因为不会的很难分析出来答案;最后,不确定的就可以根据自己选的最少选项情况蒙答案了。
考研专业课方面:
光学,作为电子信息科学的重要基础课程,它涉及到光的产生、传播、探测以及其与物质相互作用等诸多方面。理解和掌握光的基本性质是至关重要的。包括光的波动性(如干涉、衍射、偏振等现象)和粒子性(光电效应、康普顿散射等),这是光学的基础,也是后续深入学习的前提。
对波动光学部分,理解并能熟练运用菲涅尔公式和夫琅禾费衍射理论是关键。薄膜干涉、迈克尔逊干涉仪的工作原理和应用也需重点关注。在偏振光学中,马吕斯定律和布儒斯特角的理解和计算是常考点,实际问题中的光路分析也不能忽视。
量子光学是现代光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光子的概念、光电效应、激光的产生及特性等都是需深度理解和记忆的内容。特别是激光器的工作原理,如受激辐射、增益介质和反馈机制,这些不仅在理论上重要,在实验和应用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光纤通信中的光学知识也不可忽视,比如光纤的结构、模式色散、衰减等基本概念,以及光纤耦合、光功率预算的计算等实践技能。
在学习过程中,理论与实验相结合是最有效的方法。多做实验,凭实物操作去理解抽象的光学原理,能帮助更好地掌握知识。解题训练必不可少,光学的计算题往往涉及到复杂的物理过程,凭大量的习题提升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建议大家在复习时,除了课本外,还参考一些经典的光学教材,如Hecht的《Optics》,它们通常会有更深入的解释和更多的例题。利用网络资源,如Coursera、MIT OpenCourseWare等平台的在线课程,帮助从不同角度理解和掌握光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