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关系学院网络空间安全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导
考研政治方面:
在九月期间,我粗略地浏览了教育部颁布的政治复习指南和肖秀荣的1000题,未能完整掌握风中劲草的内容。幸运的是,教师的重点讲解为我减轻了许多记忆负担。虽然尽早购买了肖四,但我一直没来得及做。直到政治考试的前一天晚上,我才在旅店匆忙地背诵了肖四的大题部分。在考场中,我依靠昨夜的记忆和老师的答题策略,将试卷填得密密麻麻。
考研数学方面:
我从三月起便浏览了课本,只是粗略地看了一遍,然后直到五月才开始深入研究数学全书。起初,我认为自己在课本上的基础知识足够,大学数学也学得不错,以为全书会轻而易举,然而实际入手后却发现相当困难,每个章节都需要花费两三天的时间来完成。最初,我会尝试不看答案逐题解答,有时思维受阻,有时出错,这让我倍感挫败,甚至后来遇到难题就直接看答案。不过,我及时调整了这个习惯,在六月底前专心致志地重新做了一遍,但仍缺乏整体框架的理解。进入七月中旬,我在暑期留校继续学习,再次复习全书,这次我对知识点有了更系统性的把握,明白每个题目测试的具体内容。第二轮复习时,我搭配了660题,尽管是选择题和填空题,但有些题目需要的计算量堪比大题,对我极富启发。起初在660题中犯了不少错误,并逐渐察觉许多知识点反复出现。八月底,我完成了第一遍660题。九月开学后,我没有参加课程,而是开始了全书的第三次研读,同时做第二轮660题,随后着手历年真题,按时间顺序依次去做,最后两年的题目作为限时模拟训练。做题时,关注的重点不是分数,而是理解和掌握知识点。十月中旬,我已经完成了十多套真题,于是购买了市场上热门的张宇、汤家凤和李永乐等人的模拟试题集。半途而废地做完一半后,我转而开始第二次做真题,并整理错题本,对同类问题进行分类。十二月,我开始做张宇的八套卷,同时也购入了四套卷和合工大的卷子,不过后者难度过大,几乎无法下手,最后我专注于李永乐的6+3和真题错题。在考试前的最后两天,我挑选了近两年的真题作为实战演练。总的来说,关键在于质量而非数量。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的复习需要贯穿整个备考过程。我从二月份开始背单词,反复的背,换着花样背,一直背到暑假,最后将一本厚厚的单词书简化成一小本自己整理的单词本。这样在后期,你就可以强化自己记不牢的单词,并且重点复习真题了。单词是英语的根本,单词背过几遍后,再复习真题你就会觉得轻松很多。单词关过了以后,就要着重复习真题了,英语的真题是非常重要的,需要用心梳理和总结,这个过程可能因人而异,新题型总共10分,每道题2分,和阅读题是一样的,所以对新题型也要认真对待。新题型可练的真题较少,除了上课做真题复习之外,可以买一本新题型的模拟题,虽然题目质量和出题风格跟真题肯定是有差距的,但是作为补充练习足矣。
考研专业课方面:
网络空间安全的核心在于理解并掌握基本概念。这包括网络安全的基本理论、加密算法如RSA、AES等,以及TCP/IP协议栈的工作原理。这些基础理论是后续深入学习的基石,需花时间去理解和记忆。我个人建议使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将复杂的知识结构化,有助于理解和记忆。
网络安全威胁和防护技术是考试的重点。你需了解各种攻击手段,如DDoS攻击、SQL注入、XSS攻击等,并掌握相应的防御策略,如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安全编程等。这部分内容实践性强,凭模拟实验或者参与在线的安全挑战来提升实战能力。
再者,法律法规与伦理道德也是网络空间安全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需了解国内外关于网络安全的主要法规,比如中国的《网络安全法》,以及数据保护和隐私权的相关法律。理解并遵循网络安全伦理,这对未来的职业生涯至关重要。
对学习方法,我认为“学以致用”是最有效的。理论学习的,多做实践,例如参加CTF(Capture The Flag)比赛,凭解题来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阅读最新的安全研究报告和行业动态,你跟上这个快速发展的领域的步伐。
团队学习也很重要。找几个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讨论问题,互相解答疑惑,既能提高效率,也能增加学习的乐趣。保持好的作息和心态,合理安排时间,避免过度疲劳,这对长期的学习效果有积极影响。